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西方国家乡村重构历程
20世纪
70年代
西方以工业高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减缓,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合,国家干预开始进入乡村市场,部分制造业也开始迁往本国乡村;农业生产采用工业化的标准与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0世纪
90年代
后现代主义和“城市病”催生城市社会的“乡村田园梦”,从而重塑乡村文化景观、重构乡村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引发人们对乡村空间的重新审视,农业资源保护、文化景观修复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西方国家乡村政策的价值取向。
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进入全球化深入发展阶段。全球性流动的加剧对乡村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西方国家乡村主体新增了跨国公司、国际劳工移民、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等。全球性流动不仅带来新的乡村主体,也催生了新的产业,新产业改变了乡村社区经济和环境关系,西方国家乡村呈现多 维混杂的空间格局。

——摘编自胡书玲等《乡村重构与转型:西方经验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外历史上的“乡村重构”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 .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疫情席卷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堪称百年一遇。瘟疫历史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危机四伏的曲折史。

材料一   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材料三   黑死病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3-01-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西方城市化

在西方,大工业造成了近代大城市、新城市的产生,其主流是工业城市。由于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诞生了近代城市规划。英国于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案》,其标志着近代城市规划的兴起。自此,中央政府通过立法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在必要时予以强制执行,地方政府则在相关法案授权和中央财政支持下开展城市规划实践。

中国近代城市化是西方商人来华、农民进城经商的城市化,其主流是商业城市,并仅限于几个开埠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即使有工业带来的城市化,也仅限于外资工业、军事工业。与西方的新城市开发规划比较,中国即使同一城市的新市区规划也互不相干,无城市的整体性可言。无论是欧美人租界、还是日本人的铁路附属地以及中国人的商埠区(济南市)、新市中心区(上海市)规划建设,虽然具有不同形式和表达方式,但都体现出各自心目中的政治意图和对欧美城市意象的追求及向往,包括古典的、近代的、殖民式的等。

——摘编自李百浩《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综述》等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城市化所折射出的中、西时代特征。要求:依据材料和题目要求提出一个论点,依据论点进行论述(分别概括近代中、西城市化的特点,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包括副业和家庭手工业)为本的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也是有曲折的,出现过几起几伏,其中经历了三个高潮期,依次是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这些高潮期都处于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段,商业的发展对社会转型往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商品经济发展走向新阶段。三个高潮各有时代和阶段性特点。但几次高潮期之间,也出现因内外因素,而导致商品经济衰歇或受到重大挫折,造成商业萎缩的局面。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城市与社会保障

材料一古罗马城与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1)观察材料一中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概括古罗马城和长安城布局的不同点。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进程简表

国别时间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

美国
快速发展1880-1970年大量移民来到美国,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向城市20世纪30年代成立联邦救济署,颁布《社会保障法》《就业法》《经济危机法》
1970年以后放缓逆城市化现象,人口由大城市迁向郊区的现象日益增多福利保障过高,给政府带来了严重财政危机

英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非常迅速城镇人口从不到20%到发展约为75%严重滞后,沿用传统的“济贫法” ,城市人口膨胀、贫富分化、住房拥挤、各种犯罪问题凸显
20世纪以后基本实现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进入到福利国家的行列出现过度发展社会保障问题

德国
1840-1914年农村劳动人口向众多的小城镇流动,城镇化发展加快现代社会保险制度逐渐产生,颁布(帝国保险法》《职员保险法》
二战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保障完善,建成福利国家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关系的角度对城市化进程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多角度论述
2023-01-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材料   番椒,丛生,百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

——摘编自高濂《遵生八笺》



根据材料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传入中国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在近代以前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人口城市化在规模与数量上均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就城市规模而言,中国不仅是世界范围内城市出现最早的地区,而且是首先拥有数十乃至数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城市化不仅失去那种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的领先地位,而且大大低于世界人口城市化的水平。帝国主义利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强行开辟商埠,扩展租界,这类城市在全国总城镇数量中所占比例有限,但作为帝国主义侵夺中国的据点,人口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上海、广州、汉口等大城市更为突出。沿江沿海各商埠人口的增加也相当迅速。与此同时,原为封建统治政治中心以及一批商业和手工业发达的内地城市,却相对衰败了,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缓慢,甚至有停滞和倒退现象。

——摘编自罗浩波《中国近代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问题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17世纪是一个更大的不解之途的一部分,因为封建主义到1500年似乎已经结束,但习惯上与产业革命相进的资本主义在近3个世纪里却没有出现。由于马克思体系中的外生变量是技术变化,它会导致新阶级的出现,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有着长达3个世纪的空白。马克思主又看对此的解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花了3个世纪的时间才获得政治权力,并创造了引导产业革命的基本产权。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打开现代资本主义大门的关键性突破。

——摘编白【英】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围绕材料,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或提出自己对材料的看法,“阐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临床实践中,李时珍发现以往的本草著作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和混乱,于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全面、系统的本草著作。自1552年至1578年,李时珍前后花了26年时间,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编纂工作。全书共52卷,190多万字,收有药物1892种,方剂110960个,附有药物形态图1160幅。在编纂过程中,李时珍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药物学成就,并参考了800余种文献资料。同时,他还亲自进行调查、考察、研究,在所收入的药物中,有347种是他通过自己的搜集增补的。书中更是订正了许多前人记述的错讹。可以说,《本草纲目》倾注了李时珍毕生的心血,集中国传统医药之大成。

——摘编自全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科技”相关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且与材料相关,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