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9世纪铁路长度、商船吨位和世界贸易总额的变化

世界铁路的长度

年份

1835

1850

1860

1870

1880

长度/千米

2431

38568

108012

209789

372429

世界商船吨位

商船类型

年份

1800

1870

商业帆船吨位/万吨

400

1290

商业汽船吨位/万吨

-

300

世界贸易总额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贸易总额/亿美元

14

27

72

147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2)阅读图1-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加以论述。
2023-07-2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1950-1957年,出现了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武汉、太原和洛阳等老城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比重超过了50%,比1978年末提高33.3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为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领域配套改革相继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显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速发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区域分布更加均衡。

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37%,比2015年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小城市发展齐头并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新型城市蓬勃发展,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摘编自《经济日报》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3-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自行车的历史




19世纪,骑马出行还是很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但养马需要专人打理,马粪也会给道路带来污染。1817年,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能够保持平衡的“跑步机”(甲)。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前轮安装了脚蹬的“米肖自行车”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这种装着木头轮子的自行车价格昂贵,是富有阶层的娱乐工具。1870年,一种配有钢质辐条的车轮诞生。1885年,英国人约翰·斯塔利发明了罗孚安全自行车(乙)。1888年,充气轮胎的发明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自行车逐渐流行起来。不少女性加入骑行行列,她们抛弃沉重的裙装,走出深居简出的生活,“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自主”(丙)。

20世纪上半叶,自行车大批量生产,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通民众的宠儿。“工人和职员不必住在工厂附近,可以选择享受郊区的环境;农民不必困在乡野,而可以选择体验城市的繁华。”自行车形成完备的生产、销售和维修体系,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如法国的标致和德国的欧宝都是靠自行车制造起家。二战后,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远距离高速的舒适体验使汽车取代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七十年代后,因石油价格上涨、工业污染以及汽车带来的交通拥堵,一些国家重新倡导自行车交通。近年来,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的共享单车兴起。自行车没有噪音和污染,又能锻炼身体,深受城市精英阶层和健身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引领时尚的新潮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交通与社会变迁的视角,解读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 . 近代以来,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则尤中土医工所未逮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来未有之奇变也。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仿效西法,“请求化学以精泡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
(2)以“应对挑战一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材料二中的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2-16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经常引发危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料一   韩国《朝鲜日报》9日报道称,一名幼童近日掉进一米深的水沟,被父亲救起时心脏处于骤停状态。女童在被紧急送往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后,心跳恢复正常。医院认为需要将其转至大型医院进行紧急手术,因此向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和首都圈的11家医院提出转院要求,然而,这些医院都以“人力不足”“病床不足”等理由拒绝接收儿童重症患者。不久后,女童再次心脏骤停,并被宣布死亡。

材料二   2024年二月,韩国尹锡悦政府决定对医学院学生进行扩招,宣布医学生扩招计划:2025学年高校医学院招生规模从现阶段的约3000人增至5000人。据报道,随着老龄化加剧,韩国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如果维持现有招生规模不扩招,到2035年,韩国医生缺口将高达1.5万人。听上去利国利民的事,却遭到了韩国医生团体的强烈抵制,称此举将引发过度医疗并使医保系统资金紧张。韩国首都圈五大医院上千名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集体辞职,以抗议政府扩招高校医学生的政策。紧接着,韩国40所医科大学的学生宣布集体休学。四月初,韩国政府与代表韩国医生利益的团体的谈判也是不欢而散,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结果就是韩国病人买单,据韩联社4月8日报道,截至当日,首尔7家政府指定的大型急救医疗中心中,已有6家因人手不足减少或暂停了部分手术和治疗,在岗医生已不堪重负。从全国范围来看,44家急救医疗中心中超过9家无法正常提供急救服务。

材料三   在新冠疫情之前,国内鼓吹医疗系统私有化的声音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直到疫情之后公立医疗系统如磐石般证明了对我国社会的支柱作用,这股声音才得以被压制。

——凤凰网2024、04、13《医疗私有化90%的韩国,给我们上了一课》

(1)据材料概括一个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流畅,字数200左右)
(2)为避免文中幼童悲剧重演,请你设计一个改革方案。
2024-05-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依据社会学的说法,认为城市是个巨大的居住密集的聚落,强调城市永远是个“市场聚落”,它拥有一个市场,构成聚落的经济中心。城外的居民及市民——基于既存的专业生产的基础——以交易的方式取得所需要的工业新产品或商品。城市是两种类型:庄宅与市场。他还区分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是一个“市场聚落”)、政治和行政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是个要塞或镇戍),以及要塞和市场合一的城市。他认为城市共同体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要具有下列特征:防御设施;市场;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团体的性格及与此相关的特性;至少得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这点包括官方的行政,在其任命下,市民得以以某种形式参与市政。他认为中国城市缺乏这样一个“共同体”,由此推论出中国古代是没有城市的。

——摘编自陈伟《城市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论析》

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2024-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报刊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起到了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大众报刊在中国近代出现并迅速发展。下表所示为近现代部分报刊及其重要文章节选。

时 间

文章节选

1916年


《新青年》

吾可敬可爱之青年诸君乎,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头脑中必斩尽涤绝彼老者壮者及比诸老者壮者腐败堕落青年之做官发财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为真青年而非伪青年。

1937年


《大公报》

中国建国之基础已定,全民族将立于一条线上,不容阵线之   分立。察最近数月尤其最近数旬之发展,证明中国已具备现代国家之基础,即大多数国民能自动的表示其爱国之热诚……‘九·一八’以来,惊涛骇浪,猛袭而来,直至五年后之今日,始得断然表现其新国家面目于世界舆论之前,时虽过晚,而要为中国一大进步也。

1955年


《人民日报》

一九五五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今年基本建设的工作量将远比过去任何一年为多……苏联政府   帮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项重点工程,已经开工的今年将进入 最紧张的施工阶段。这个新的年度在农村合作化方面也是关系重大的。为了完成一九五五年的建设任务,我们必须加强计划性。

1978年


《光明日报》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 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   实践的检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报刊”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交通史是历史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

表1   漫漫曲折路

年代铁路运输事业发展概括
1881唐胥铁路建成,中国自己修建至今仍在运行(京沈铁路一部分)
1909京张铁路竣工,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干线
1911有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总里程数90%以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没步入正轨。

2

时间交通工具事件
15191522马车、帆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9世纪二十年代马车、帆船欧美国家相继开始铁路建设。
19世纪末地铁、汽车、火车伦敦地铁线问世、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加,柏林、纽约等城市交通网形成
21世纪高铁、喷气式飞机、磁悬浮列车民航客机速度在8001050千米/小时之间,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50小时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通与历史”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历史年表。[要求:年表时段或时间表述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作答要素应包含阶段、时间(时段)、支撑史实、简要说明等。]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西欧,医院是慈善事业的典范。以英格兰为例,11世纪中叶以前的医院一般依附于修道院,其职责主要是为宗教团体中患病的成员提供服务。11—13世纪,它们开始成为病人集中的重要机构,但病人管理时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大多来自修道院。医院中的修女(或修王)主要承担照看病人、抚养孤儿、护理伤者等服务工作。15世纪,英格兰王国有约20%的医院破产关闭,剩下的一些也为其他宗教收容所或者大学学院所兼并。

——摘编自陈凯鹏《中世纪西欧医院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除了少数能够承担私人医生高昂费用的上层人士,大部分民众需要求助盈利性的公共医疗服务。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济贫法医院,属于政府监管下的济贫法体系;另一类是志愿医院,属于民间慈善资本捐助成立的医疗机构。从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地方政府改组济贫法医院为市立医院,市立医院由此兴起。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国有化潮流的兴起,市立医院逐渐转型为国有医院。

——摘编自李文慧《20世纪英国市立医院的兴起与转型》

某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促成近代以来西方医院功能定位转型的主要原因。以英国为例,概括中世纪和近现代医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