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和空间本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不过以往的各种学科研究中,对两个维度地位的轻重认识不统一。传统的历史研究往往是见“人”而不见“地”,见“时”而不见“空”;或是只将“地”和“空”无机地作为“人”和“时”的序幕和陪衬;或是见一“小地”而见一“大人”,或是尽全了“时”而无机地择一二“空”作为点缀。具体而言,就是传统历史研究一是只注重历史的时间迁移,不注重历史的空间差异;一是只注重历史的个别空间,而不尽全地关注历史的所有空间。换句话说,即是指传统历史研究习惯于用极个别定性文字进行全方位的“归纳推理”,只注重个别地域点上的时间迁移,“泛泛而谈”地以个别空间点代替全部空间面进行推论,而这种地域空间“点”资料的选择往往是无机的或是主观的。

——摘编自蓝勇主编《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时空”的两个基本维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95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尼雅遗址的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一块色彩鲜艳的织锦,在织锦的彩色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跃然而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该织锦质地为蜀锦,当时只有长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产。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所在地,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汉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赠送外国君主、使节,赏赐国内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礼品都以丝绸为主。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3-11-2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为了追逐香料贸易的巨大利润,在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资助下,葡萄牙人向东方进行扩张,建立起欧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航线。这条航线最初主要是把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所产的香料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此后,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纷纷向东扩张,把来自东南亚的胡椒、肉豆蔻、丁香等香料成批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日本等地,并通过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之间的“大帆船贸易”又传播到美洲,使亚洲市场与欧洲、南美洲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许序雅《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物种大交换”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


啤酒
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

咖啡
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
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
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情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城市规模仅奉天规模较大,其他多为中小城市大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中心城市奉天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
分布特点多分布在辽河下游以及官道沿线,较为分散多分布在铁路沿线及沿海内河港口,分布趋于集中

城市形态
多为传统的方形城市,外有城墙,内以政府机构为中心,向外发散,主要是“丁”字型或“井”字型街道拆除了城墙,道路系统主要干道往往沿铁路走向布局,多呈平行状态
市内交通道路狭窄,行人多步行或乘马车修建了马路和车轨,汽车、电车出现
市内建筑以传统单层木结构建筑为主出现多层建筑,火车站往往成为城市象征性的建筑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口岸—腹地”空间秩序。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1)口岸形成了现代式的功能性城市;(2)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准入度高;(3)口岸城市与内部市场联系密切。


——摘编自方书生《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与内容》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具体的城市或地区为例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所列城市或地区符合图示秩序,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