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9世纪铁路长度、商船吨位和世界贸易总额的变化

世界铁路的长度

年份

1835

1850

1860

1870

1880

长度/千米

2431

38568

108012

209789

372429

世界商船吨位

商船类型

年份

1800

1870

商业帆船吨位/万吨

400

1290

商业汽船吨位/万吨

-

300

世界贸易总额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贸易总额/亿美元

14

27

72

147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2)阅读图1-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加以论述。
2023-07-2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4-24更新 | 283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京通州一座湮没于地下的汉代古城在2016年的考古中被发现(如下图),这也是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年代最久远的城池遗址——路县故城。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考古发现结论
A.发现小麦、稻米、粟等炭化植物籽粒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
B.大量出土马、牛等动物骨骼;分散出土犁铧、锄镰等铁农县路县农业处于铁器牛耕阶段
C.发掘出一定数量的炼渣等冶铸遗物路县人仍处青铜时代
D.度量衡中,仅发现用于称重的铁权汉代的长度和体积标准不统一

A.AB.BC.CD.D
4 . 两幅图是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番茄树图和玉米图。这一现象反映出
A.洲际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B.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C.欧洲已经大规模种植这些农作物D.新旧大陆问保持平等的自由贸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观察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汉长安城的特点有

①利用秦朝的建设基础,巧用地形,因地制宜
②宫室区在全城规划中地位突出,是政治中心
③遵循前朝后市的传统原则,“市”沿街而设
④布局规则严整,坊市分离,“市”在城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