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1899年,清政府应允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承办汴洛铁路。1909年,汴洛铁路全线竣工。1912年,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决定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修筑陇海铁路。1953年,陇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京津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高铁建设突飞猛进。2021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占铁路营业里程的26.67%,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高铁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已经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俄罗斯、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屡有斩获。未来中国高铁,不仅能有力带动世界经济增长,而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整理自中国高铁网、国家统计局资料


材料提供了近现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概貌,从中得出一个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 . 在欧洲消费者开始关注咖啡之际,英、荷东印度公司除了维持在也门或印度的商站,以便收购咖啡运回欧洲,还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种植咖啡的面积。这说明英荷东印度公司(     
A.调整了商业经营战略B.深受非洲咖啡种植的冲击
C.垄断欧洲的咖啡贸易D.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咖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法国三友洞里的“巫师”岩画,是描绘巫师的最早的画。画上画的是一个男子,身披鹿皮,头顶一对牡鹿角,脸像猫头鹰,长着两只狼耳朵,上肢似熊臂,还拖着一条马尾巴。这副画表明(     
A.人类已产生原始宗教仪式B.法国最早出现人类关于巫师的记载
C.巫师乞求动物神灵的保佑D.信仰动物图腾能确保食物来源丰盛
4 . 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以东,遗址有21座房屋,每座房子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地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制工具,还有装饰品及女神的塑像。遗址人口为500人左右,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代表。耶莫原始聚落产生的原因是
A.西亚最早培植大麦、小麦B.原始农耕的产生,开始定居生活
C.赫梯人最早学会冶铁技术D.西亚地区最早产生了阶级与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2世纪末,东方的若干制造品,例如大马士革的缎子,巴格达的神龛,摩苏尔的纱布,加沙的棉纱,通过意大利传入欧洲。除此之外,英语中的“菠菜”“橘子”,法语中的“女衬衣”等词汇,都是通过意大利从阿拉伯语传来的。这反映出该时期
A.棉纺织品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体B.地中海成为东西方商路的中心
C.新航路开辟推动东西方贸易发展D.意大利的语言发生了深刻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齐桓公集中全国力量煮海制盐并大量储存,同时严禁民众向其他诸侯国贩卖。不久楚国、燕国、宋国、卫国等国的盐价上涨十多倍。这说明
A.齐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
C.关税政策阻碍商品流通D.齐国控制着大部分战略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后期,修道土航海家安德烈斯德乌尔达内塔发现了北流的日本海流,此后两百年中,“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来到加利福尼亚海岸,再从那里驶往墨西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以英荷两个国家为主导B.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D.连接了印度洋与太平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以后,饮茶之风在英国日益盛行,而当时只有中国才出产茶叶。1799年,英国全国消费了300万磅茶叶,是一百年前的200多倍,在东印度公司的内部文件里,对茶叶的定位是:日用必需品。一百年间,东印度公司购买茶叶花费了5387万两白银,茶叶贸易占了东印度公司的利润总额的90%,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的10%.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加,茶叶出口规模更加扩大,1867-1894年,中国茶叶输出额几乎抵消了英国输入的鸦片贸易总额。1834年,英国军人查尔顿在印度阿萨姆地区找到了一种茶树,虽然经过大规模宣传,但在口味和市场接受度上均无法与中国茶叶竞争。

——摘编自仲伟民《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由盛转衰解疑》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茶叶日益成为清政府财政的依靠,也成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生活必需品。1851年,英国植物学家福琼通过走私将小茶树和茶种带到印度,并带回8名中国茶工。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印度茶叶成本不断下降,虽然在口感上逊于中国茶,但成本只有中国手工制茶的三分之一。1889年以后,通过战争与条约,印度茶进入锡金、不丹,并在西藏获得了减免关税的特权。中国不仅是茶叶出口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内部消费是出口数量的8倍。但近代以来,清政府接连战败,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茶商的捐税负担也越来越重,市场逐渐被印度和日本挤占。

——摘编自徐方平《近代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原因和启示》

材料三     1905年,两江总督派人去英属锡金考察后发现,中国人把茶叶当土特产,而英国人将其作为生物科学来研究,前期研究育苗、栽种、施肥、修剪、杂交、土壤分析,采摘后用机器加工,再用化学方法分析营养成分、影响味道的因素以及保存方法。

1890年英国人汤姆斯·立顿用自己的名字推出立顿红茶,出售小包装的茶袋,解决了英国民众购买和冲泡茶叶的麻烦。此后,立顿在印度锡兰岛,购买了18210英亩土地建设茶园。1898年立顿被英国女王授予爵位,得到“世界红茶之王”的美誉。进入21世纪,立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茶饮品牌。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叶的现代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打破中国对茶叶贸易垄断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茶叶贸易地位不同发展走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当今中国茶叶营销的启示。
9 . 德国统一之前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儿童入学率达97.5%,文盲率仅5.52%.其它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在素质上有了本质的提高。据此可知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推动教育的发展
B.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扮演了重要角色
C.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
D.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
2021-12-23更新 | 1659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将大量丝绸、工艺品赏赐给西域小国,罗马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丝绸质地轻,经得起冷热气候变化,适合艰苦条件下的长途陆地贩运,更重要的是产生的高价足以抵偿昂贵的运费,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丝绸之路大规模畅通的时间少,民间零星局部畅通的时间多。唐朝阿拉伯人开辟和掌握的海运一通,就更没必要走陆地的崇山峻岭了。中国官方关注的是朝贡,对外赏赐无度,造成财富流失,国库空虚,而且不主动经营外贸,主要利益为外方所得,对民间贸易却一贯限制甚至禁止,或课以重税,以致民间非走私不能获利。

——摘编自葛剑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等

材料二   西班牙侵占菲岛的初期,有大量的中国商船从漳州月港涌向马尼拉。据估计,自1571年漳州与马尼拉贸易开始后的30年里,约有630艘中国帆船从漳州港驶往马尼拉。进口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不胜枚举,令人难以“想象房间里哪一样精致的东西不是来自中国的”。

随之而来的,马尼拉人口从西班牙占领前的2000人猛增到1591年的3.4万人。城市规模扩大、居民点增多,建筑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马尼拉成为“东方的威尼斯”。马尼拉主教贝纳维得斯于160375日写道:国王陛下准许菲岛从美洲载回的价值50万西元的船货中,真正属于马尼拉市民的不超过15万西元,其余的都是秘鲁或墨西哥商人的。

——摘编自李德霞《1617世纪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