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社会之相

上海历史从一个面相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演进,也映照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材料一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1791年)

材料二   上海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事件
1843年机器印书馆墨海书馆建立。
1844年西医医院建立。
1847年西方银行“丽如银行”设立。
1868年震旦博物馆创立,为中国最早一座博物馆;出现自行车。
1870年大北电报公司将海底电缆从香港通到了上海,市内开始有线电报通讯。
1872年近代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创刊。
1876年淞沪铁路建成,上海开始行驶火车。公共租界已使用垃圾车、大自鸣钟。

——摘编自熊月之:《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

1883年8月《申报》载,上海“合城内外,洋场南北,岁有百金、家三四口者,无不雇用佣妇,大抵皆自乡间来”。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江南传统经济、文化的变迁》

材料三   上海《星期评论》周刊发表《红色的新年》的新年宣言:“一九一九年末日的晚间,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

材料四   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材料一反映出的上海地区社会特征:(双选)(       
A.纺织业商品生产与交换深入城乡B.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普遍存在
C.棉纺织业产品出口畅销海外市场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占据主导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上海社会世相。
(3)根据所学,材料三文中的“新潮”是指__________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的社会之相”?
2022-12-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仿真模拟历史试题(A)
2 . 观察西汉末期、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柱状图(单位:户)。图中数据变化表明
A.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迟滞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C.汉王朝经济实现了复兴D.个体农耕经济体系形成
2022-01-20更新 | 71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5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航程变化如下,以下数据说明,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起讫点绕好望角经苏伊士运河
伦敦——孟买17400km10100km
马赛——孟买16000km7400km
伦敦——新加坡18990km13350km
①大大缩短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程
②促进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③有利于西方在东方的殖民侵略
④密切了西方与东方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等影响,2020年全世界有多达8.11亿人口面临饥饿威胁,比2019年增加1.61亿;全球23.7亿人陷入粮食危机、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比2019年增加3.2亿人,这是历史上饥饿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之一,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应
A.以农业经济建设为中心B.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C.加强国际合作开放市场D.重视食物物种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耕地与粮食种植情况统计(部分)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35.723.856.427.210.71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94949090908585

材料二   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粮食的总供应量充足,二是能够使所有人获得需要的粮食。在传统社会,农业的收成主要依赖于自然因素,一旦气候变化,就会对粮食产量进而对粮食安全形成较大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地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在同一时间,有的地区粮食丰收却“粜售不出”“粮价低贱”,而另一地区则因为粮食歉收而人们“食不果腹”。同时,在古代阶级社会里,无地少地的农民因封建剥削制度的影响而在粮食分配中处于弱势,最易发生粮食危机。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食品安全是被纳入公共安全的范畴,故而在对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调整上,古代更多适用的是刑律,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主体追究的也主要是刑事责任。以《宋刑统》的规定为例,“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古人在食品安全立法之外,还同时设计了多种制度和方法,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这些举措为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多重保障。茶叶能成为中国古代与瓷器、丝绸并列的重要贸易输出商品,除了中国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环境和悠久的种茶传统,专业的茶叶品质甄别技术也是确保其品质安全,使其得以畅销世界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食品市场中创设的举报人奖励制度,延伸了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摘编自张维《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刍论》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更加迫在眉睫。从我国自身来说,用“不容乐观”这个词来描述当代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是恰当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指出: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为“比较安全”,但大豆存在潜在风险。大豆供不应求的现象比较严重,仅靠我国大豆的产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我国的大豆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高。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被一些跨国粮商牢牢握在手中,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进而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我国的粮食储备,不仅仅是数量不足,在结构上也存在问题。据资料统计显示,日前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稻谷、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有些地方供求严重不平衡。

——摘编自韩雪峰、李富江《当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
2022-03-15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观察《民国年间中国城市统计》表。
等级规模/万

1915

1933-1936

大于200

0

1

100-200

2

4

50-100

12

5

20-50

11

18

10-20

18

48

合计

43

76

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A.城市化得到一定发展B.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C.城市化进程开启较晚D.城市发展速度不均衡
2022-03-10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2016年到2019年中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推知
A.政府对移动支付给予大力支持B.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
C.移动支付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D.支付便捷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9 . 在19世纪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在工业革命中发家致富的工业家们大多数是“自我塑造之人”。据学者统计发现,资本家的出身大多是中等阶层或者至少是下层社会的中层,但也有部分工匠经过努力最终转化为资本家。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A.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掩盖了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
C.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D.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021-06-01更新 | 1909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