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5 道试题
1 .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2 . 1651年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对进出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的运输进行管控,这是近代英国议会通过的第一个保护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但在1849年,英国议会却宣布废除了《航海条例》。这反映了(     
A.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B.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C.殖民地独立斗争的高涨D.英国海洋霸权的衰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交通工具

事件

1519-1522马车、帆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9世纪末地铁、汽车、火车伦敦地铁线问世、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加,柏林、纽约等城市交通网形成
21世纪
高铁、喷气式飞机、磁悬浮列车民航客机速度在800-1050千米/小时之间,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50小时

材料二中欧班列线路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图册)

   

结合材料一、二,任选某一历史时段相关史实,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上海市于1986年选出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正式批准了1家企业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于1987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股票。形成了国家股占74.5%、单位股(指“公司”以外企事业法人单位认购的股份)占1%和先后三次发行的个人股共占24.5%的多元股权结构。这一做法(       
A.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深化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时,福建泉州蒲寿庚“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泉州被升为江浙行省南部行政中心;明朝嘉靖时暂罢泉州的市舶司,泉州从一个国际性的港口沦为一个地方性的港口。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政策的变化B.白银的大量外流
C.朝贡贸易的衰落D.丝绸之路的废止
6 . 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从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的过程。而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增加,从而促使文字产生。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由此可推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     
A.农业的不断发展B.早期国家的形成
C.剩余产品的出现D.冶炼技术的进步
7 . 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
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
2023-09-04更新 | 496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火车问世后,英国立即掀起了一股铁路建设的狂潮。……短短数年内,铁路就支撑起了英国的长途运输业。1831年,英国运输总收入高达50万英镑,获利颇丰。1832年,英国已拥有了24条商用铁路,最兴旺的一条铁路,年运载旅客35万人次以及70万吨货物……铁路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推动了英国商业贸易和钢铁、机械、建筑工程、地产、通讯等行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

——王雄《丝路大通道》

材料二   中国近代铁路兴建里程表(单位:千米)

时间全国里程各时期增筑里程平均每年兴建里程所有制.
187615.00*外资
18771894364.27364.2720.24官督商办.
189519119618.109253.83544.34外资、商办
1912——192713040.483422.38213.89外资、国营、商办

注:*该段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沪擅自修筑吴淞铁路,于1877年被清政府赎回并拆毁,以后年份不包括该项里程数字。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采用社会融资的方式修建铁路。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从引进外源技术的“和谐号CRH1”,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最快的“复兴号CR400”,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亮丽“名片”……截止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0474千米,运营里程据世界第一,4.5万公里的“八纵八横”计划,也有望在原定的2030年前顺利完成。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从动荡岁月到崭新纪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路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变化,并分析中国高铁发展迅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19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位于伊拉克东北部的耶莫遗址的房屋多为长方形,墙壁以粘土构筑,每座房屋由数个小间组成,屋顶可能是平的,上铺芦苇,并涂一层厚泥。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地区印第安人的居所则为圆形式公共居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民族凝聚力大小
C.自然与人文因素差异D.社会关系的演进
10 . 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

材料三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析出现材料三中现象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