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A.美洲地区有独特的农作物种植体系B.美洲地区原有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C.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D.跨区域大范围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B.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C.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D.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2024-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80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的中华文明以农业为主,先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中郑国渠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4 . 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     
①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③重新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医在中国流传千年,其中诞生出不少世人称赞的名医名著。下列人物和其成就对应无误的是(       )
A.张仲景——《神农本草经》B.贾思勰——《唐本草》
C.僧一行——《伤寒杂病论》D.孙思邈——《千金方》
2023-11-1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政局上虽交织着统一与分裂、稳定与动荡,但封建经济仍得到持续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汉、唐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至唐朝中国人口变迁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促进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7 . 这一著作对所载药物作出了清晰而合理的分类,“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对中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被时人誉为“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本草纲目》
2023-07-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交通不仅是联系地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它更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运河即是出于作战需要而诞生,此后不论是中原地区发动统一战争还是对岭南等边疆地区的远征时,都曾大规模地修挖运河,以实现快速转运军队和后勤补给的目的。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南北分离的局面使得大运河成为了维系帝国统治和国防安全的大动脉。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粮食、赋税等输送到北方,为都城供给“养分”,运河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功能,甚至催生了一批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然而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降低,反而有所提升。

——侯杨方、陈熙《千年运河:中华帝国的军事大动脉》

材料二   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

——【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三   速度是交通的灵魂,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速度的进步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快捷和高速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高速化成为现代交通运输追求的重要目标。高速化可显著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徐飞《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运河具备哪些作用?结合所学,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创性意义。
(2)材料二中“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列举该事件的主要标志,并分析为什么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人类为追求“快捷和高速”发明的交通工具。
2023-07-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某书籍被认为是稍晚于马王堆医书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系统、全面而精辟的科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唐本草》D.《本草纲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自治的实现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15世纪至18世纪的相关历史,阐述对咖啡传播的看法,并作出解释说明。(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