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发现,出土的秦汉时期农具中,木牛犁俑极少,锰、锄、铲等起土农具较多。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起土铁农具的数量远多于铁犁(特指牛耕所用之犁)。由此可推知,秦汉时期(     
A.耕畜养殖业的发展滞后B.铁犁牛耕模式尚未普及
C.铁犁锻造技术较为粗糙D.小农经济仍未成为主流
2024·河北沧州·二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京政府时期关于《商会法》的争论商会是近代中国最早得到法律承认、由商人精英组成和领导的新式社团。19131月,以“联合商界,振兴实业”为宗旨的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正式成立。1914年,“因奉天商会联合会干预税务条陈,总统府拟取消联合会,并严格监督各商会”,颁布《商会法》。于是全国各地商会群起反抗。

政府指出,《商会法》“既经公布,根本业已变动,凡从前部准章程不在法律所规定者,当然一律无效”。而商会人员认为若“无全国商会联合会,则各省商人只知故步自封……难言利源广辟”,《申报》发表评论文章说:“又当商战剧烈之时,欲谋商务之振兴,实业之发达,非有全国商界集合团体为之联络研究进行”。

根据规定,行政各级官厅对于农工商会往来公文一律用“令”“批”,这实质上是将商会贬为行政官厅的属员,是各级行政官厅“微员职皆得令之……事权薄弱,商民势必被豪官猾吏鱼肉摧崩”。《商会法》对清末成立的各省商务总会只字未提,只承认本政府管理后成立的合法商会,并裁撤各省在清末抵制美国货、收回利权等斗争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商务分会。经过多番斗争,大总统批示同意允许其进行自我改组,在争论中,有的商会强调“商情变化,与普通行政不同”,要求仍沿袭清末的旧例,“地方官厅对于商会有保护之责,无干涉之权”。还有的商会则揭露说,《商会法》规定“商会无一事不须秉承地方长官,层递周转,前清专制尚且祛除此种抑压,民国共和竟有此变本加厉政体”。

经过多番交涉以及袁世凯欲得到商界支持,这场斗争最后以商会的胜利而告终。

——摘编自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

(1)北京政府时期关于《商会法》争论的焦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场争论的爆发并由商会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的方针,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普遍建立起基层卫生组织,以及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上述卫生防疫举措体现了(     
A.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B.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C.人民生活状况根本性改善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如图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平均年增长率。据图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A.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B.外国商品输入日益减少
C.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D.商品出口量呈增长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保定·二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自元朝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县城。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变成一个关键地点。各国领事在18547月就与吴道台制定了一项《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规定领事每年应召集土地出租人开会,讨论的事项有修筑道路、码头和桥梁;对这些建筑进行维修和打扫;提供适当的照明设备和排水系统;建立一支警察队伍;等等。由此,在上海的外国人建立了一套新制度。如图为近代上海租界图。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就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19世纪后期曾任上海副领事的阿连壁这样说:“人们对上海也许可持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可能把上海看作一个巨大繁忙的港口,它的贸易对整个文明世界,特别对英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种看法则是把它看作必须向中国普遍引进外国式的文明和进步的先驱。上海不仅输入西方商品,而且输入西方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工业中心之前,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

——摘编自仲伟民《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贸易对上海发展的意义。
2024-05-14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法因因坚持金本位导致法郎汇价偏高,便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到1932年年末共有10个国家紧随其后实行贸易的完全配额或许可证制度;而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据1932年进口情况估计,其实际上物品的平均税率达53.2%,一战后重建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各区域贸易集团图和各园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19346月,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政府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患贸易协定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50%。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患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增加了40.1%。《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成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独霸世界。钢铁、汽车、建筑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园普遍重视并扩大钢铁的生产。为了缓解钢铁产能过剩,扩大钢铁出口,欧共体给予了出口补贴,这一举措引起了美欧之间的钢铁贸易摩擦。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对从欧共体进口的钢铁征收了高额反补贴税。后经双方谈判,欧共体同意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实行“自动”出口限额。美欧矛盾暂时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碍决。

——摘编自彭波《千年贸易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的表现,简析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互惠贸易谈判与“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与西欧贸易摩擦没有引发国家战争冲突的原因,并评价美国与西欧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举措。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连续出台实施国家科技发展5年规划以来,目前已进入第7轮。2001年,新加坡政府投资85亿美元,打造世界级科技商务研发中心——“经壹科技城”(One North)项目,重点研究领域是生物医疗、咨询传媒和信息通信。“One     North”已发展成为一个汇聚科研精英和创新人才的科技平台,有近5万名员工,400余家领先企业和环球机构、超过700家起步公司、16个公共研究机构,以及5所企业大学或学院。根据《2022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新加坡吸引和赋能人才的能力排名亚洲第一位、全球第二位。新加坡400余家跨国公司拥有10万余名外籍高端人才,3万余名信息与通讯专业技术人才中约有30%来自国外,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师为外国人。为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于2008年启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在该计划支持下,涌现出内窥镜机器人、纳米颗粒的疾病诊断技术等众多突破性成果。新加坡总理亲自领导的研究、创新与企业理事会,宏观制定产业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方向……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和研究人员做演讲,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政府还设立了1亿新元国家青年基金,以支持有创新精神的青年。2018年以来,新加坡被敲定并签署了2项超大自由贸易协定,分别是《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摘编自王建美《新加坡科技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

材料二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科技创新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坚实基础,为提升上海“五个中心”能级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摘编自王道军《逐条解读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22条意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谈谈你的合理建议。
2024-05-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晚清时期,中国商业组织中已形成了楔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外资商业、在通商口岸及其他城市的华资新式商业和中国广大内地乡镇和农村的传统商业这三重结构。这种结构在民国时期又有较大发展。近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这种状况(     
A.表明工业化必须以传统产业为基础B.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C.体现出转型时期商业发展的复杂性D.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2024-05-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可能重塑各个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进而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国博弈正日益向着太空、极地、深海海底乃至网络空间扩展。……在新科技革命形势下,如果科技成果得到正确合理的利用,必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历史上科技成果被错误利用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今后谁也不能 保证科技成果不再被错误利用。

——摘编自冯昭奎《论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竞争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以“科技革命”为主题,自拟观点,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医药学方面,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能掌握切脉、望色、听声等诊断方法和针灸、汤液、熨 帖等治疗方法。到了秦代,始皇焚书,但保留了医药书。淳于意是西汉文帝时的良医。《史记》里记载 了他的25例医案,各有病理、辨症、治疗和预后,可以看出淳于意的医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约在 西汉初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以问答形式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对血液循环作了首创 性的论述,指出了切脉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书中对44类311 种病症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还提 出了“治病必求于本”和疾病预防的宝贵思想。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大量 药物学知识,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它详细地记载了药 物性能、采集时间、采集方法、主治病症以及药物的配合运用。这两部书是中国医学体系和药物学体 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隋唐时期,国际医药交流更为广泛。隋唐以前,中国与国外的医药交流,特别是中医对国外的影 响主要在日本、朝鲜,从隋唐时代起则与印度、阿拉伯等有了更广泛的往来。在繁荣的中日文化交流 方面,医学仍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此时日本大量引进中国医学,他们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医药 学,大量输入中国医药书籍,甚至将中国兴办的医学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几乎原样搬到日本,并以 《大宝律令》的形式形成制度。在此时期朝鲜医学也经历了与日本大致相似的情况,朝鲜化的中国医 学在朝鲜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同时也传播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印度所谓的“神州上药”,即指中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中古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中医药交流产生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