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A.美洲地区有独特的农作物种植体系B.美洲地区原有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C.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D.跨区域大范围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3 . 下图为在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某种农作物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的路线示意图。该作物的传入与传播(     
A.推动丝绸之路的发展B.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
C.促进了中外贸易的繁荣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 . 玉米传入山东以前,当地的贫苦农民一般吃粗粝的穆子米饭。后来,随着玉米的广泛种植,人们不断总结吃玉米的方法,做出玉米面加豆面的玉米饼子,香甜可口,备受欢迎,竟把陪伴农家数千年的穆子排挤到绝种的境地。由此可见,物种的传播(     
A.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B.对人类有双重影响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D.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把马铃薯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并重,恩格斯说:“下一步把我们引向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所谓最后的,是指马铃薯出现为止。”1532年西班牙人到达秘鲁北部时,才发现土豆。1570年,土豆才从秘鲁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被引进,其中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还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凌永胜《美洲作物马铃薯的传入及在福建省的引种栽培》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这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疾病的传播B.美洲人与大洋洲人身体素质最弱
C.新航路开辟缺乏有利条件D.所有欧洲人都已经接种相关疫苗
7 . 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2023-03-21更新 | 39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区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39次组卷 | 12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