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67日是第五个世界食品安全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主题为“食品标准,安全所系”的“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

表:“指南”公布的食品安全活动主要参与方式(部分)

项目内容
制作视频记录农民、卫生专业人员、厨师或食品经营者的故事,帮助人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举办体育活动组织跑步、健走或跳舞活动,宣传食品安全
人员培训无论是从事食品生产、服务还是销售,都可借此机会强化工作中的食品安全文化
展示良好实践邀请食物种植、加工、销售或烹饪行业的人员介绍或展示其从事的食品相关工作以及食品安全为何如此重要
参与社交媒体提高认识,促进行动,帮助人们保障食品安全,打造健康体魄

——摘编自张聪《“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发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联合国发布“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的现实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粮食产、销分布结构不均衡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多意味着风险。换句话说, 不断加深的贸易自由化更有利于占优势地位的工业化国家。近年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疯牛病的暴发,人们越来越质疑集约化农作制所依赖的技术的可持续性。例如, 掠夺性经营造成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土地盐碱化和沙化对粮食减产和粮食安全的消极影响, 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自然资源退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而贫困化加剧,自然资源退化则愈烈。特别是世界性水危机成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 近8亿人营养不良,还有大量人口患有地方病、传染病等。这些因素导致众多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生产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贫困和粮食不安全是一对孪生的难兄难弟。在人口剧增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城市人口比重膨胀,但就业不足,导致贫困人口迅增。

——摘编自丁声俊 朱立志《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材料二     

首先,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每年新增1500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16亿之众,这将是中国未来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将促进粮食需求总量增加。第三,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水、耕地资源将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激烈的经济竞争,目前中国农业国际参与度小,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日趋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农民受教育和组织程度低,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lO%的速率递增,粮食供应面临国际廉价粮食的竞争,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将日益显现。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近30年仅因旱灾损失粮食就达1.5亿吨。因此,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食物安全的影响不可低估。

——摘编自傅泽强 蔡运龙《世界食物安全态势及中国对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08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曾经被农民欢呼为“神药”的DDT等合成农药,不但有高效的杀灭农业害虫的作用,也把对人类有利的、害虫的天敌一扫而光。不少有机合成农药进入土壤、水体后很难分解,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进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最终危及人类健康。这说明(     
A.农药使用对农业生产不利B.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不可避免
C.经济发展中生态问题凸显D.农业现代化影响食品安全问题
4 . 1731年,纽约市政府颁布的面包法规定,面包师必须将其姓名的缩写印在面包上,市长和市议员每3个月要确定一次面包的质量。这表明(       
A.公共卫生开始走向制度化B.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萌发D.民众安全意识增强
2022-07-06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以食为天,食物物种交流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迎来了高潮;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物物种日益丰富的同时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木薯、番茄、可可、花生、红薯、南瓜、瓜笋、菠萝和其他一些物种。例如,马铃薯很好地适应了从爱尔兰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的引入对18-19世纪这一地区的人口激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增的人口为海外帝国提供了大量人力,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马铃薯营养丰富,容易保存,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尤其如此。在马铃薯的原产地安第斯山区,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极高的生产及储存马铃薯的技术。15世纪,马铃薯为安第斯印加帝国的扩张提供了能量。马铃薯在欧洲,特别是在爱尔兰的经历也揭示了过于依赖单一主食的危险性。1845-1852年,由于一种马铃薯疾病而导致的歉收使爱尔兰陷入了马铃薯饥荒之中:100万人死亡,另外还有100万人移出国境,爱尔兰因此丧失了1/4的人口。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著),夏天(译)《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材料二 疫情背景下国际食物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凸显,使得低收入国家、地区和脆弱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食物和营养安全形势,加强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同时国际合作也面临着受疫情冲击导致的治理目标和手段变革、预算削减等挑战。

——摘编自陈志钢等《疫情下的全球食物安全及国际合作:中国的角色和应对策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铃薯迅速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疫情背景下较为严峻的食物和营养安全形势?
2022-02-01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世纪末,拿破仑征战四方,为解决因战线太长导致大批食品腐烂问题,他悬赏征集防止食品变质的技术和装备。厨师阿佩尔根据自己经营食品的经验,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术”,同时制出第一批玻璃瓶罐头运往前线,大获成功,罐头食品由此诞生。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确保食品安全B.战争是食品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C.真空包装技术提升食品保存期限D.社会需要促进食品保藏技术革新
2022-02-01更新 | 487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提出了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定义粮食安全:“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重申了人人有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的权利。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0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定义粮食安全:“所有人都能通过社会、经济等途径来获得充足、安全并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

——摘编自何昌垂《粮食安全》

材料二   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政策措施。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摘编自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各个时期定义的“粮食安全”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粮食安全政策制定的意义。
2022-01-20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食品问题爆发期(食品黑暗期)是指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引发社会特别是新闻舆论的极大关注,社会民众广泛性缺乏食品安全感的特定历史时期。食品问题爆发期的出现和存续,依据不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先后、快慢而不同。……所持续的时间大致在50-70年。英国的食品黑暗期为1820-1890年,前后历经70年;而美国的食品黑暗期,如果以1850年纽约“泔水奶”为起算点的话,至1906年首部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经50余年,若以1938年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为终点的话,则前后经历了近90年。

——摘编自孙文《食品安全问题的历史分析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修改后的《食品卫生法》将立法宗旨从“确保公众卫生”向“保护国民健康”转变,即:将以往“社会防护”的概念向以个人为关注点的“国民健康保护”的方向转变。该法除明确政府部门责任义务外,还重点规定了食品业者的责任,将保证食品原料安全、实施自主检查、建立食品生产记录等义务化。

——摘自杨蕾《揭秘日本的食品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食品问题爆发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