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
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 . 《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22-07-24更新 | 41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铸铜作坊遗址中,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     
①家庭手工业发展最高水平   ②冶铁技术体系建立情况
③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   ④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下表所列工具及技术,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

生产工具及技术

筒车、支钉

翻车、水排

铁犁铧、双镰铁范

匣钵、灌钢法

A.④③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
5 . 据考古发掘,河南辉县战国墓葬出土了铁犁、铁锄、铁铲、铁斧、镰刀等铁器90余件。有学者认为,这可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器提供实物证明。这说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     
A.粮食产量出现显著增长B.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国
C.农业耕作效率得到提高D.民众普遍掌握冶铁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代《贼律》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唐律疏议》也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上述史料反映了(     
A.古代政府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B.汉唐政府推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C.中国古代商人见利忘义问题突出D.汉唐时官商勾结市场秩序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初王桢《农书》所载100多种农具,其中绝大多数宋代均已有之,并且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列。这个农具家族中的多数成员,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表明宋代(       
A.基本完成了传统农具的定型化B.南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差异
C.小农经济处于持续不断衰退中D.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8 . 《西京杂记》记载:“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这反映了汉代
A.织机构造操作复杂B.官营织品精美昂贵
C.纺织机是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D.手工织品市场广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1、图2分别为东汉水排和唐代筒车。它们的发明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1                                                         图2
A.农业技术不断提高B.生产动力有所改进
C.水力工程趋向完善D.经营方式突破传统
10 . 问题探究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yWo)(jP)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2022-06-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2[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