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中国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铸造时间是491—518年。拜占庭帝国金币在我国出土数量很多。这可以佐证

①中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经贸交流频繁
②以丝绸之路为通道的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交往
③拜占庭帝国货币经济发达
④拜占庭帝国最早发明金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民的成长相并行,许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和“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之处,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

——摘编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史料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代两河流域,商人预付租用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是贷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这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
A.只有商人才能从事放贷业务B.借贷形式固定,规定相同
C.这类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D.商人们创立了早期的银行
2020-10-21更新 | 660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
史料出处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云麓漫钞》卷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颜元集》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鸡肋编》卷中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萍洲可谈》卷一

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
5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2020-08-13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上丝路萌芽于先秦,正式开辟于秦汉,徐闻(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成为始发港,方向为印度洋,该路后来还引发了以佛教、作物新品种为中心的第一次文化大交流。隋唐五代为海上丝路的兴盛时期,当时广州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港口。宋元时期海上丝路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取得主港地位,并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还产生了海神妈祖崇拜,占城稻种由丝路传入中国,因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基于番薯、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传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宣传西方科技和宗教,以及澳门、肇庆两个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从而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架起一座密切交流的桥梁,并由此引起中国粮食生产革命和某些观念文化的改变。

——摘编自司徒尚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朱长征《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运输联通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7 . 宋朝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行业组织的规模也日渐壮大,而政府也由过去全面的直接管理逐渐转变为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通过行会对城市商业进行间接的管理。这反映出行会
A.协调了城乡的商业经济关系B.承担了部分管理商业的职能
C.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D.弱化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管理
2020-08-0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虽然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
B.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
C.中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垄断了国际贸易
D.明清时期国家政治稳定,有着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9 . 下表是北宋时期商税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商品经济占居主导地位
C.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D.北宋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2020-07-2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高峰,宋朝的发展更为突出。首先,表现为宋朝经济的全面繁荣。宋朝彻底完成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海外贸易直接面对富庶的中国沿海。其次,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最后,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完备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宋朝的造船技术世界第一,造船能力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宋朝商人的贸易范围。

——摘编自代谦高雅婷《刀锋上的商业革命》

材料二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指出,“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与前朝相比,宋代不仅有完善的征税管理机构、遍布全国的征税网点,而且形成了完善的商税法律体系;宋朝政府设立非常多的经济部门参与市场管理,包括市舶司、盐井监、酒务(酿酒厂)、造船务、纺织院、染院、磨坊、茶磨等,具有金融功能的经济部门就有榷货务、便钱务、交子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等。

——摘编自王红雷《宋代商税征收管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在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职能方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07-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