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田园。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现实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0月,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他设想把城镇区和乡村区结合起来,建立238个当局,其中2/3人口在15万及以下,确保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离行政中心10英里的范围内,极少人超过20英里距离。这个想法没有成为现实,直到1972年地方政府法,才废除了原来的1086个城镇区和乡村区,而设立了296个区。在各个都市郡下基本上都设立都市区,在非都市郡下则设立非都市区。到90年代,郡和区都为单一当局所取代,通常包含城市和乡村地区,从而把乡村腹地与城镇中心联结起来衡发展的基本事实。

——据陆伟芳《20世纪新格局:行政区划分与英格兰城市化的深度发展》

材料二   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农转非”人数增多,改变了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出现了城市人口逆流到农村的情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户籍管理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渡;1985年公安部发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提出“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为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公安部分别于1997年、2001年出台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总体而言,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很多中小城市基本放开了户籍制度,甚至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

——据郭君平《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结构性失衡及重构方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变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据苏联学者统计,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238座新城市,平均每年20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国家有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B.苏联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D.苏联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果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化学产业为主导的技术革命使德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德意志帝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就业人口结构的调整,1871—1913年间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从501.7万人飙升至1172万人,增长率高达134%。在德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发展最为迅速,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极速城市化”,1871—1910年间德国城市人口净增2413万人,而总人口增加了2386.7万人。1891—1910年间,大约有91个城市推行了行政区合并政策,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73万。新增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基建步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挑战。

——摘编自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

材料二:1820年—1949年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统计表

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37724206.5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规划理论国际化演示图


——摘自曹康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速城市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德国相比,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变化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时期国家新城数量(个)城市新城数量(个)
1946-1980年英国32伦敦11
1965-1994年法国9巴黎5
1950-1976年瑞典11斯德哥尔摩6
1955-1976年荷兰15兰斯塔德地区13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至1914年上海租界的发展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

材料二


1880至1900年间上海租界内华人的人口发展

——陈万雄《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

材料三

1850《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创刊。
1871大北电报公司铺设香港至上海的海底电缆,电线接入租界。
18724月,英国人美查(Frederick Major)创办《申报》。
18799月,美国传教士创办圣约翰书院,后改称圣约翰大学。
1881上海自来水公司开始营业。
1882英国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发电。
1893工部局收购电光公司,成立电气处。该年,英国人丹福士创办《新闻报》。
1902上海首次引进两辆汽车。
1903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东方杂志》。
19083月,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通车。第一家电影院虹口电影院建成。
1909沪宁铁路通车。
1911上海出现第一座钢筋水泥建筑一上海总会。陆费逵在福州路创立中华书局。

——刘惠吾《上海近代史》


以上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近代上海发展历史时,搜集到的史料。请你帮助他们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7 . 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邮政          ②无线电报          ③有线电报          ④电话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020-08-2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百灵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30年代,有西方人这样说:“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会这样迅速的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因为从环境来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这里地价贵、房租高、工资昂、水源不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其他地方常动荡不安,上海则不然。”这说明(     
A.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取决于安定的环境
B.社会动荡是近代中国经济滞后的根本原因
C.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
D.近代上海的发展受到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