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对上海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重工业投资,对其投资占工业建设总投资的74.5%。通过接管国民党政府的商业、贸易管理机构和官僚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公司,建立起来的国营商业机构,不断加强对货源和市场的掌握。上海还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逐步减少城市人口。疏散途径主要包括:动员大批难民和失业群众回乡生产、到皖北黄泛区与苏北盐垦区垦荒生产。

——摘编自张励《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来,中国城市的外观和格局、城市生活的内涵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迅速改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进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后,许多人在城市找到了新的职业;由于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则逐步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向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还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些经济圆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化对应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摘编自王鸿生《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推动上海城市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4-04-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及住宅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156项”工程工人及其家属的居住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工人新村。

                            图1 工人新村分布图                                图2 工人新村建筑形式分类情况(单位:处)

—据周千智《“156项”工程工人新村更新策略研究》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职工住宅标准单元

                      图3                                                     图4

一梯两户、一户两室(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一梯三户、一户两室(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

——孟璠磊等《新中国计划经济初期工人住宅设计标准演变及其遗产价值研究(1949—1962)》

(1)指出图2、图3反映的工人新村建设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华北地区职工住宅标准单元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

序号时期主要特点

城市公共空间结构呈现出构成型形态、日益世俗化,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

“栅格式"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运用,造就了简单机械重复的街道,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积极的、人们互相影响的场所,被剥夺了它的历史作用。此时期城市发展呈现功用型形态。

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英美等国政府加大从美观舒造、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干预改善域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开发型时代到来。

——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提取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三个阶段的特征,并分析说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形象

材料一   在该城的某些部分……地下室的潮湿程度根本不宜于给人居住……据我所知,有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使穷人最受苦的是通风不足。最常见的后果是寒热病,我还屡次见到由此而起的肺痨病例……

这些寄宿舍的恐怖景象是很难描述的:一个新从乡间来的房客往往睡在前一住客留下的、尚布满传染病菌的床上,或者几个钟点以前才从这个床上抬走一具患伤寒而死的尸体。

——《1793年医师关于曼彻斯特城工人住宅的调查报告》,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一个世纪以前的改革者所梦寐以求的城市,现在如此完整地沐浴在一种进步的神采当中,甚至城市的下水道,也在特殊设计的观光车中,向游人开放。

——【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

(1)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欧洲城市形象为什么明显不同?
(2)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城市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好年代”

19世纪晚期至一战爆发前,法、英、美、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被西方一些学者称作为“美好年代”。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对此表示反对,认为“美好年代”与事实不符。

“美好年代”中的巴黎

时间事件
1872巴黎人口达到185万
1874麦克马洪作为第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入住爱丽舍宫
1875巴黎歌剧院正式开放
1879在巴黎安装第一个电话系统
1883成立第一个女子高中——菲妮罗高中
1884法律强制要求街道安设垃圾桶
1885市议会允许妇女在巴黎医院担任实习生
1889出版第一本电话簿;博览会参观人数达到2500万人
1895第一家老佛爷百货开业
1897第一座电影院开业
1900第二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地铁1号线开通;法律通过允许妇女从事法律工作
1905第一个地下公共厕所在玛德莲广场开放
1906巴黎人口达到272万
1907第一位女士获得在巴黎开出租车的执照
1909巴黎建造第一条汽车单行道
1912巴黎举办第一届世界网球锦标赛

——据滕子辰《 “美好年代”巴黎的城市改造》

(1)巴黎是如何体现法国“美好年代”的?
(2)你能从哪些角度去证明“美好年代”与事实不符?请举例说明。
(3)综上,评价一个时代应坚持什么原则?
2024-01-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德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普鲁士是德意志邦联具有重大影响的邦国,至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它已经拥有德意志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鲁士的城市化就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1816-1840年间普鲁士人口城市化发展状况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平均年增长率(%)
18161840181618401816184018161840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
东部26.922.92248304634435524381.861.16
中部30.330.43146459928228237541.561.59
西部24.625.22825451517421259841.271.37

——据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

材料二   


——据【美】戴维诺瑟姆《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16-1840年间德国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0-1910年间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合理阐释。
2023-12-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圣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概况

中世纪时期
当各国的侵略者席卷罗马帝国时,制造精美家具的技术也就丢失了。 家具仅被看做房子的一个实用部分,而不是艺术品,而且毫无舒适度可言,任何关于舒适的标准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家具形式中,X折叠椅的样式最为流行,这种样式是从罗马高级官员那里借鉴而来的。
家具风格变得多样化且更加舒适。家具装饰上出现了更多大胆的雕刻与繁杂厚重的装饰线条,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对炫耀的渴求。

维多利亚时期
机器和工厂的出现,意味着可以生产更多的家具和更多的装饰品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而且只需支付更少的钱。分工使得原本连贯统一的制作过程分离,减少了整个产业链中成员的接触和交流,引起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下降。工厂生产条件的恶劣,也使工人缺少创造性的头脑。

-—摘编自(美)莱斯利 · 皮娜 《家具史》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说明上述三个时期家具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南宋时期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 …… 当时,打破 了唐代以来城坊制的旧格局,实行街巷制的新体制,并大力发展各类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 广告业,同时取消流传千年的宵禁,大兴夜市。而且,户籍制度也不像唐代那样严格(唐代户 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称为良民,非编户称为贱民,贱民不得独立门户,须与良民共用一 个户口本),流动人口统称“浮客”,在城市居住一年即可落户,不少城市,浮客已多于主户。

——摘编自刘奇著《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 与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 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因商而兴,由工而盛”。

——摘编自赵津、李菁著《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化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逆城市化行动英国伦敦城市群是世界上地域面积最小、城市密度最大的世界级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其中包括世界纺织工业之都——曼彻斯特、纺织机械重镇——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这一地区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的18.4%,人口3665万,占总人口的62.7%,英国大约80%左右的经济总量集中于此。

英伦城市群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到上世纪70年代,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随后,英国政府的行动很快得到公共事业单位及企业的响应,高校、博物馆等公共事业单位紧随政府之后开始了迁移。英国大企业总部落户小城镇也渐成趋势,英国泰晤士水公司总部设在斯文登小城,英国燃气公司总部设在了温莎小镇。许多跨国企业也把英国总部设在了小城镇,如能源企业E.ON的英国总部设在考文垂小城,丰田英国总部设在朴次茅斯小城。2011年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将其5个部门从伦敦大都会区以及曼彻斯特北方总部搬迁至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码头,建立了新的总部基地“媒体城市”(MediaCity)。此举带动100多家公司落户当地,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

——许燕红《大国首都圈防"膨胀":伦敦逆城市化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逆城市化行动的理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法国仅5个。以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人左右,仅有几条又脏又暗的街道,没有市政机关,也无权选派议会议员。1786年阿克莱特

纱厂在此创办,仅过15年后,该地已经建成50家纱厂,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