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某书籍被认为是稍晚于马王堆医书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系统、全面而精辟的科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唐本草》D.《本草纲目》
2 . 以下是我国古代关于疫病的认识。这反映出(     
《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黄帝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向大小,病状相似。”
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
隋代巢元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
明末吴有性(又可)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
A.对瘟疫的认识逐步深化B.气候变化导致疫病的传播
C.中国古代瘟疫发生较频繁D.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3 . 宋太祖时期在各州设医学助教;宋仁宗时期开始仿太医局模式在地方设立医学,设官专管。宋代统治者还将医学考试与科举考试一并进行,对成绩优异者奖励、提拔。由此可见,宋代(       
A.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B.科举制度走向完善
C.政府重视医学教育的发展D.医生的社会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自京师至河北,山东,疫死者千余,中宗“遣使赈恤之”。太和六年(832年),剑南、浙西一带,大疫。文宗颁诏:“其疫未定处,并委长吏差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这表明当时(     
A.政府重视疫病的防治B.天人感应思想盛行
C.疫病流传形势较严峻D.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2022-03-26更新 | 1264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古人逐渐重视疫病的防治。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
时期措施
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南齐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
隋唐时期设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
A.全部由政府来组织救治B.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
C.仅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D.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
6 . 古罗马人把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古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古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所。这说明古罗马
A.人民对疾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
2022-01-21更新 | 84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在夺走2500万人生命的同时也促使人们进行反省。17至19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传入欧洲后,造成人群大量死亡及社会活动瘫痪。1918- 1919年,西班牙流感爆发,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这表明疫病
A.延缓殖民扩张步伐B.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C.影响历史发展进程D.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8 . 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
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2021-04-16更新 | 142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018-06-09更新 | 13581次组卷 | 23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