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被疯狗咬过后的治疗方法,“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疫苗大体相近。这可以说明(     
A.当时我国已掌握使用疫苗防疫的方法B.中医在防疫治病上具有一定迷信色彩
C.中医注重借鉴和采纳西医的治疗方法D.中西医部分诊疗原理和做法有一致性
2022-12-16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2 . 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疫病隔离是非常有效的防疫形式。疫病隔离的做法早在我国秦朝时期即已出现。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向郡守报告;郡守接报后,马上派出医官进行检查,一旦属实,当即组织隔离治疗。所有的病例被隔离在专门的“病所”里,病愈之前不得与外界接触。秦朝的疫病隔离制度(     
A.适应大一统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B.得益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可用作研究秦朝暴政而亡的原因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宗教医学是人们疗治病痛的主要途径。16至17世纪,瘟疫频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基督教会束手无策,神职人员纷纷死亡,民众对教会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产生怀疑。这时期医学界对疾病的认识已经向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病理观转变,建议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民众重视卫生保健,并以放血、催吐等疗法取代祈祷、观瞻圣物。政府则以医学隔离、清扫街道等手段进行防控,严禁举行相关祭祀活动。在地方政府和议会推动下,伊丽莎白女王授权枢密院编纂《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的管理。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材料二   为应对西班牙流感等全球医疗和社会危机,1921年国联卫生组织成立。二战后,国际社会仍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霍乱、鼠疫、黄热病等,亚非拉国家普遍缺乏基础医疗设施,无法有效应对,死亡率居高不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成立,标志着全球卫生与流行疾病控制的新时代,国际合作共识加深。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疫苗接种,处理贫穷与卫生问题,保障世界不同区域的基础医疗建设,传染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死亡率逐步下降,之前曾威胁世界60%人口的天花基本被根除。

——摘编自[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医疗与帝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防疫策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及其意义。
4 .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引发的癌疫多次发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47—1351年,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欧洲人口下降了25%—50%,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殖民者在无意之中把令人厌恶的草种、寄生虫和致命的病菌带入了美洲,当地的土著居民中间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可怕流行病。第一波流行病几乎侵袭了所有的印第安人。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有一半的土著死于这种新的疾病。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17年,霍乱病菌随着征服印度的英国军队传到欧洲。其后,通过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公路、轮船与铁路运输,在新工业化社会人口拥挤、环境肮脏的城镇和海港的人群中,霍乱等传染病迅速传播。19世纪下半叶,以提供洁净水和适当污水处理为标志的欧洲城市卫生革命无疑遏止了其蔓延。

——摘编自[英]理查德·埃文斯《竞逐权力(1815—1914))》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欧洲人应对黑死病的方法所反映的思想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者主要靠病菌而不是枪炮征服了美洲”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这种征服的长期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霍乱传播与防治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冠疫情防治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秦国有一医家医和,倡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气”,认为六气太过,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医药学取得了重大突破B.出现了中医病因说
C.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D.开始出现职业医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统计了古代中国部分朝代的疫灾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西汉东汉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历时年数(年)
211
19637038016815098277268
疫灾年数(年)18287541345030169218
疫灾频度(%)8.514.320.210.820.233.330.661.081.3
A.政治状况与疫灾数量无关B.疫灾的频度总体上趋向增高
C.各朝代疫灾历时年数均衡D.疫灾年数与朝代年数成正比
2022-04-10更新 | 96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文献记载:“荆楚之俗,自古信师巫,然而近世为尤盛。”“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病不求医,杀人祭鬼。”有感染疫病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使人请命于五通仙人。”咸淳七年,两浙东路温州永嘉瘟疫,民众恐慌,乱服药物。听说圣散子方有效,于是争相服用。

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防治疫病的核心力量,历朝皇帝重视医学,积极发展医学,乾道年间,宋孝宗发布敕令,严厉禁止“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违者“杖一百”。苏轼在杭州防治疫病时设立的“病坊”,因成效卓著而被保留了下来,后被更名为“安乐坊”。宋代医学家、宗教人士和地方乡绅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基层力量,他们或施舍粥药,或捐献家资以及编撰方书等。

——摘编自韩毅《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普通民众对疫病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防治疫病的特点及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自京师至河北,山东,疫死者千余,中宗“遣使赈恤之”。太和六年(832年),剑南、浙西一带,大疫。文宗颁诏:“其疫未定处,并委长吏差官巡抚,量给医药,询问救疗之术,各加拯济,事毕条疏奏来。”这表明当时(     
A.政府重视疫病的防治B.天人感应思想盛行
C.疫病流传形势较严峻D.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2022-03-26更新 | 1264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中学、封开县广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以来,以霍乱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德国呈现频发态势。为此,德国政府于1876年成立了帝国卫生委员会,以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规定投保市民在生病期间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贫富差距B.完善福利制度C.稳定社会秩序D.构建医疗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罗马人把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古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古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所。这说明古罗马
A.人民对疾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
2022-01-21更新 | 84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