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套邮票的票面图案《采药》,其描绘了两名女性乡村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的场面。该画面信息可印证当时(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
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齐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立六疾馆,以养穷民”。梁武帝“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唐前期有的佛寺设置了疠(麻风病)人坊,僧侣替病人“吮脓洗濯,无所不为”。武周末期,寺院中病坊数量增多,影响扩大,政府遂于长安年间(701-704年)设置悲田使管理其事务。因病坊置于寺院,悲田使对病坊仅行监督之权。

——张志云《唐代悲田养病坊初探》

材料二:文艺复兴给医学带来了两个不朽的影响:人道主义和解剖学。“解剖学之父”安德鲁斯·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对盖伦主义造成巨大冲击。16 世纪至17 世纪,伽利略、笛卡尔等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纷纷加入到医学研究领域,医学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工业革命促进了听诊器、眼底镜、皮下注射的发明以及镇静安眠剂氯醛和麻醉剂氯仿等化学有机物合成,改善了手术条件,使用乙醚等麻醉术和消毒术逐渐流行起来,开始进入消毒与无菌时代,使得外科技术迅猛发展。

——李文辉等《西方医学简史回顾及其哲学思考》

材料三:美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中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国家,长期以来,多任美国总统试图引入全民医保制度,终因受到有关利益集团反对和自由主义观念禁锢而搁浅。于2014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奥巴马医改法案”,最重要的内容是将3200万美国公民强制性纳入医保范围。但新法案的推进仍遇到医师协会、富人、律师及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等利益集团的较大阻力。目前,有17 个州选择退出医疗救助扩展计划,5个州保持观望态度。

——谭相东、张俊华《美国医疗卫生发展改革新趋势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悲田养病坊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及中华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述推动近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在控制疫病传播方面取得的两项重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概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作用。
3 . 1965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与1952年相比,医疗机构增加了16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这些成就(     
A.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体现出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迅速D.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4 . 20世纪末,远程医疗、机器人医生或者3D打印器官等,还被认为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可能出现的情节。到了21世纪初期,这些现象离人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经息息相关。这说明(     
A.现代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B.发达国家医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
C.社会烈性传染病能够有效控制
D.医疗相关机构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
5 .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数据显示:英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卫生总费用在1997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5.85%,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对此解释合理的是,英国(       
A.医疗卫生体系较发达B.最早建成“福利国家”
C.现代卫生体系已建立D.全民健康得到保障
6 . 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3年,全国共出版卫生宣传通俗小册子及画刊约4000万册,挂图和招贴画约4500万份;用黑板报宣传143000多次;组织讲演会754000多次,听众达4070万人次;举办展览会13700多次;放映幻灯片43400多次,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这些举措有利于(     
A.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B.提高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水平
C.杜绝传染病在国内的传播D.调动民众力量参与卫生治理
7 . 新加坡医疗保健机构大多设有完善的国际病人联系服务部,满足病人从最初的询问、机场接机,到完成治疗回国之后的复诊。其中大部分医疗机构还为国际病人提供购物指导、退税等额外服务。这表明新加坡(     
A.联合各国政府发展卫生事业B.全球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C.与多数国家开展国际医疗合作D.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8 .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开创了“定县模式”(村保健员一乡保健院一县保健院”的三级卫生网),这一“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理念,被写入到1977年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宣言之中,被全世界所接受。由此可知(     
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影响较大B.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C.中医药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D.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创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橐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12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的方针,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普遍建立起基层卫生组织,以及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上述卫生防疫举措体现了(     
A.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B.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C.人民生活状况根本性改善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