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医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但是在政府干预下建立的医疗卫生制度,却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宋代政府对医学的高度重视,进而建立起一整套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完备、特点较为突出的医疗卫生制度,两宋时期从而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医药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宋代是一个着眼防内的封建王朝,十分注重文士的培养和选拔,在京师设立了国子学、太学,培养了一般官员的后备人才,还设有律学、算学、医学等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促使医学队伍文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宋徽宗时期,在国子监另设医学,以吸引儒生学医,形成特殊的儒医现象,逐步改变了医生在士大夫阶层心目中的形象。

——摘编自刘清明《宋代医疗卫生制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和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不仅中央和地方成立相关机构,而且积极探索并确立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指导方针。旧中国文化卫生落后,管理混乱,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人民服务的卫生事业成为党的主要任务。党和政府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不仅帮助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和改造,还积极培养卫生人才,尤其注重改变农村地区卫生落后的状况,卫生部于1951年相继颁布了制度,广大农村地区第一次拥有了卫生机构——卫生所。1952年美国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悍然发动细菌战,为了粉碎美帝阴谋,政府开展子了遍及城乡,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各种卫生制度随之也健全起来,不仅提高了全民的健康卫生意识,也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摘编自汪勇《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卫生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历史经验。
2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疫病大范围流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委员会采取了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动员群众开展卫生清扫运动、实行防疫注射与隔离治疗相结合等措施。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①推动了解放区基层组织建设 ②为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
③有利于群众建立科学卫生观 ④以支援前线作战为主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04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慈善药房的兴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的医疗需求急剧增长,但英国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城市下层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此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英国城镇的大规模发展,成倍地增加了对健康的威胁。药房的兴起是18世纪英国慈善事业向医疗市场领域扩散的产物……与此同时,宣扬启蒙运动社会政治观的思想家们热衷于促进世俗福利、健康和国家财富,他们也非常重视人道主义和慈善事业。药房的出现既丰富了英国下层民众的医疗服务供给,也促进了英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元鹏成《论近代英国慈善药房的兴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建立了各级卫生行政组织。为了及早掌握疫情,建立了传染性疾病的疫情报告制度。针对各种传染病疫情,还积极开展防控工作,一方面构建完善的传染病防治网络,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传染病治疗技术方法,坚持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防疫工作方式。饮水、食品、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环节。为此,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加强水源保护、水井改良和城乡饮水消毒工作。

——摘编自扶小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医疗卫生事业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慈善药房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西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你带来的启示。
4 . 【人类防疫抗疫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黑死病期间及疫情之后,应急委员会的成立,出现了一批面向公众的瘟疫防治手册。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病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始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材料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肆虐全球,北京时间2022年4月5日7点现有确诊5755万例,累计确诊4.9亿例,累计死亡超616.4万人,死亡率1.3%.,14亿中华儿女顽强地斗争取得抗疫的基本胜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中国抗疫最困难的时候,曾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运行的战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统一意志和行动……靠的是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靠的是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民族精神,以及守望相助、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和情感基因。

——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黑死病”等传染病的方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新冠病毒疫情”的特点和中国抗疫取得成效的原因。
2023-03-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2020年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定位“大流行”至今,欧美国家在疫苗低接种率下率先快速放开;越南、新加坡选择在疫苗高接种率时有序放开;日韩国家选择稳步开放模式;中国在病毒致死率下降,本着生命至上,佑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原则于2022年12月放开。据此可知(       
A.全球抗疫各自为政互不借鉴B.政治制度决定放开模式的差异
C.放开模式不同但已成为共识D.世卫组织并未能发挥协调作用
2023-03-28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我国卫生系统相关的统计数据,这反映了我国(        
19811990200020102015
人均预期寿命(岁)67.968.671.474.876.3
婴儿死亡率(%)34.732.932.213.18.1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88.953.030.020.1
A.医疗卫生体系逐渐确立B.医疗卫生事业处于世界前列
C.全民卫生意识不断强化D.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欧化输入,吾国始有所谓新医学。新医学者,以最新之科学为根据者也。其言生理也,根据于解剖、组织等学,非吾《铜人图》之粗疏而讹谬也;其言病理也,根据于种姓之遗传微生物之研究,各种仪器之测候,非若望问闻切之粗略,阴阳五行之说之惚恍也……故新医学兴,而旧医学不得不衰歇。

——蔡元培《医学丛书序》(1917年)

材料二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传统医药。2017年,《中医药法》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政府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中医养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2016年,我国建立了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形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在中医药教育方面,我国基本形成院校毕业后一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中药产业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本系,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政府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医针灸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招收留学生、派遣医疗队、出口中药等形式,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及个人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友好交往,将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医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发展传统中医药的措施。
8 . 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推介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和经验。由此,全国掀起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到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这表明我国(     
A.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健全B.新农合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
C.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农村居民D.不断推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9 . 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中国一些大城市还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A.推动了近代医疗体系的完善B.促进了中国的公共卫生改革
C.严重阻碍了中医可持续发展D.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
2023-03-26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时期,霍乱是一种让当时的人们闻风丧胆的急性传染病,它和天花、鼠疫并列为人类三大烈性传染病,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在欧洲,霍乱有着更高的死亡率。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并且随之带来更多的问题。1852年,英国约翰·利奇作了漫画《霍乱滋生之地(伦敦)》。

材料二   为应对此困境(霍乱),英国政府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于1848年成立中央卫生委员会,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等机构,促进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卫生管理主要遵从1848年的《公共卫生法》,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任命检查巡视员,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伦敦的中央卫生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英国各地的公共卫生状况,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

——摘编白王广坤《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霍乱滋生之地”为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议。
2023-03-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