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有同学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问题,收集了以下两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组

   
图1照片《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晚清中国)

   
图2杨洲周延的木版画《鹿鸣馆内跳交际舞的场景》(日本明治时代)

第二组

清末广州的一位商人,随朋友到十三行中参加西餐宴席,在餐饮之后写信寄给北京的友人讲述吃饭情形:“他们坐在餐桌旁,吞食着一种流质,按他们的番话叫做苏披。接着大嚼鱼肉,这些鱼肉是生吃的,生得几乎跟活鱼一样。我目睹了这一情景,才证实以前常听人说的是对的,这些‘番鬼’的脾气凶残是因为他们吃这种粗鄙原始的食物。”

——摘编自郭晔旻《西餐如何走上中国人餐桌》

明治时期日本有人这样评论鹿鸣馆的舞会,“黄色皮肤的脸面,佩戴着羽毛装饰,来细腰,手拿西式小饰物的日本女性,合着西洋音乐,踏着斯拉夫舞步。这是日本人为了看上去像西洋人而做出的滑稽而悲哀的努力。”

——摘编自《鹿鸣馆:日本欧化主义的象征》

(1)分别阐述每组材料对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的价值。(请从史料类别、内涵和作用等角度作答)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日两国文化重构中的共同特征。
(3)除上述材料之外,全面研究“近代中日文化重构”问题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至少列出两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剪纸作品


材料二   在本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节选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材料三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第1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023-03-29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初,近代知识阶层改变了传统的“家—国一天下”空间观念,以全新的空间观念来编纂乡土史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观念与新史志

材料一   国之存亡,要以能群不能群为断,而欲成大群,又必集合小群以相联结。故各省团体不固,不独无以联情谊,抑亦何以立自治之本,以战胜于生存竞争之域。——《江苏》第1期,1903427日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

材料二   湖北之在今日,固中国之中心点也。……天津之条约成,而西方诸大邦又逐逐焉逼处于此。日本于马关约后,亦得染指焉。……航路上抵川蜀,下达淞沪,铁路北走豫蓟,南通湘粤……在昔日为长江上游之重镇者,在今日则为世界竞争之聚点也。

——《湖北学生界》第1期,1903年1月29日

材料三   省籍联会斐然纂述,提倡本省风气,固然可敬……但省界甚严,此省不能参与他省……同是中国人,同有亡国之忧,乌可严限界线(省界),自相孤折,以召侮亡。

——据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5年等

广东地区族群冲突不断,尤其是纷争百年的“土客之争”,双方积怨甚久。客家人的乡土史志,突出自己是“中原衣冠旧族”的汉种;广府人的乡土史志则把客家视为“外来诸种”,或称为“匪”。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广东省教育主管机关在1910年明令各地停止乡土史志书写。

——据《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等整理

(1)概括20世纪初知识阶层形成的“新空间观念”,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空间观念”下的乡土史志编写对当时产生的影响。
(3)你认为乡土史志的编写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格尔说过:“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古希腊很多知名学者都曾深入过东方地区,如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长期游历的希罗多德就大量地介绍过东方波斯和埃及等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科学文化,对古希腊人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柏拉图漫游了埃及、北非等地区,对各种的政治制度和学派思想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希腊人不断地将定居范围扩大,这也加剧了与东方世界的接触。在此过程中,两河流域的天文仪器也为希腊人所引进,希腊人借用腓尼基文字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包含辅音和元音的字母表。

——据孙鹏辉《东方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探析》

材料二   世界上其它地区的文化,几乎都是由本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15世纪末以来,“大门敞开”的拉丁美洲,其文化不再只是印第安文化,而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殖民者的欧洲基督教文化以及被奴役的另一部分人的文化——非洲黑人文化。随着自身的发展,拉美开始主动接纳外来文化。如同亚洲国家的贸易和其它联系,使得拉美的城市建筑以至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某些东方文化的格调。但在拉美很难找到一个知识阶层作为拉美文化的代表。因而,在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上,似乎从未出现过文化领域内的发展新浪潮。

——据赵虹《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黑格尔认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拉美文化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01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的欧洲移民潮

近代以来欧洲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移民浪潮就持续不断,二战之后这一潮流呈现出新的趋势。下表为二战后欧洲移民的基本状况。

国家时间移民状况
意大利19401960至少有55万来自原殖民地的外国移民,再加上从非洲返回的,估计数量最高可达到85万人。
法国1946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组织招聘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外国劳工
德国1946成立了“招募委员会”,共有1400万外国人来到德国,期满后虽有1100万人返回自己的祖国,但仍有300万人滞留德国。
德国19491961大约310万德国人从东德来到了西德。
英国19531962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越来越多,在19531962年间就有39.1万人。
法国1963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签署和平协议后,大约有100万外国移民来到法国
德国1978第一批越南“船民”到达汉诺威的时候,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德国媒体将他们视为不堪忍受“社会主义独裁统治”的逃亡者。

——摘编自宋全成《简析欧洲移民历史进程及移民类型》等

(1)概括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应如何认识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最早接触西方传媒的中国士人,多为小说家、学者、政治活动家和绅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中的一些人以强烈的“匡时济世”的入世情怀和“以文载道”的文人追求投身报业。在利用报刊进行民族救亡、政治变革的社会舆论动员,争取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合法性方面,这些社会政治文化精英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不论是维新派政治活动家,还是随后登场的革命派知识分子,无一不是将传媒力量与政治抱负紧密结合,以活跃的姿态现身近代报坛。

——摘编自但瑞华《“政论时代”的传媒与晚清社会思潮》

材料二   抗战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都面临民族复兴的主题和“抗战建国”的问题。与此对应,新闻传播涉及的家国情怀与社会重建、国家重建的舆论议题先后重叠。解放战争时期,“国家重建”的话题通过不同阵营的媒体和舆论,表达了国共双方对国家未来不一样的判断。中共的政治主张通过舆论宣传得到了广大人民以及众多民主人士的认可与支持;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的政治、军事行为及内部的经济腐败使其舆论宣传起不到引导作用。民间报刊在时局的转变下,也逐渐倒向中共。

——摘编自王天根《近代传媒与中国社会舆论动员(19121949)》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新闻传媒加强了对经济改革的宣传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媒体对国企改革、浦东开发、三峡工程等及时加以宣传报道;对人民群众关心的股票、私家汽车、经商等也积极宣传报道,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充分调用现场直播手段将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在第一时间向观众播报,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效果。新闻传播进入即时传播时代。

——摘编自蒋晓丽、李建华《中国新闻传媒30年巨变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新闻传媒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闻传媒业从晚清到现代的变与不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新闻传媒业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2023-08-31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书档案制度改革的方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秦始皇在文书用印方面,规定只有天子之印称“玺”,百官的印章则统称为“印”或“章”。文书抬头制度主要规定在书写文书时,把一些特定的名词或句子,比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秦始皇还下达了关于避讳的规定,无论是在公务文书还是其他私人文书,所有的书面文字或语言中均不得直呼皇帝的名字。秦朝“以文书御天下”为后世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忠年《浅谈秦朝尊君抑臣的文书制度》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档案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众多,档案的保存相当分散。根据1789年7月29日颁布的《国民议会组织条例》,法国建立了国民议会档案馆,负责保存国民议会的文件。1790年9月,法国颁布了《国家档案馆条例》,将国民议会档案馆改名为国家档案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国家意义的综合性档案馆,负责保存历史档案和历届国民议会、中央各机构的档案文件。同年11月,法国颁布了《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1794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法——《穑月七日档案法令》,使国家档案馆担负起对所有地方档案馆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之职。1841—1842年,法国普遍建立了市镇档案馆和医院档案馆,如市镇的记录和账目,户籍和市民权利方面的档案,公共财产和地方行政的档案,地亩册、户口调查登记文件、候选人名单和有关选举的档案等。

——摘编自刘晓辉《简述法国档案管理机制与方法》

材料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下文简称“国际共运”)对于世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档案。这些档案对于解读国际共运,还原国际共运的真实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一些人趁国内外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之机,否定国际共运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上看,整理搜集并正确解读国际共运的文献,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为党史教育提供重要的国际视角。

——摘编自吴耀庭(档案学视角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档案的建设现状——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秦朝和近代法国文书档案制度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秦朝和近代法国开展文书档案制度建设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史文书档案的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2023-08-10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进运动是指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西进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但是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荒凉的“保留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鼓励西部植树法》《宅地法》等。为彻底打通东西部之间人员往来与资源运输的阻塞障碍,联邦政府不仅大规模修建铁路,而且还开通了许多运河。根据1785年出台的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新州,都可以因兴办一所公共院校而获得一片土地,于是州立大学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这为西进运动提供了大量人才。此外,政府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为西部开发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

西部广阔的边疆为移民者提供了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舞台,而美国的民主主义思想也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与发展。没有过多的政治和法律束缚,许多边疆移民都能凭借着不懈的个人奋斗而改变他们的地位和命运,因此个人主义在西进运动时被充分发展。其特定环境还孕育了美利坚民族的实用主义哲学,在不断向西扩展的过程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务实、奋斗和注重实效成为整个美国的国家精神。而西部广阔壮丽的山河、惊心动魄的拓荒生活、白人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血腥斗争等,也激发了美国作家的创作灵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摘编自邓俊娥《西进运动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政府推进西进运动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进运动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2023-07-25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德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07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的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最高学府。朝廷赐其“经书、《孝经法帖》《渊鉴斋法帖》”,予帑金以支持其办学、学术科研及藏书建设。康熙至嘉庆年间,福建各级官吏捐俸或拨付田产,资其购置图书。1838年,“置古今经著四百六十种”,除经、史、子、集外,闽人著述和刻印书籍为数也不少,农桑、占星、巫医等稀见。其《藏书章程》规定:各书备士子观览后,应查修贮存;肆业生取阅,登记档册;夏月应行晒晾。18511908年,藏书先毁于战火再呈“中兴”,呈现传统经典史籍与体现洋务、新学、西学、时务等书籍收集并重。书院曾培养出林则徐、陈化成等。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藏书由近代图书馆接收。

——摘编自陈明利《唐至清代闽台书院藏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历史价值。
10 . 大西洋的故事是一部征服与探索、枪炮与自由并存的人类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地区主要语言分布图

——摘自邓辉《世界文化地理(第2版)》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言,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地区语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的时代成因,并据此指出美洲文化新特色。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历史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
2022-12-10更新 | 67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德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