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 世纪初,德国在物理学领域同时爆发两次重大革命。其中,揭示微观世界规律的重大革命是(     )
A.牛顿发现运动三大定律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D.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2023-09-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测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象征。唐玄奘当年在这条线路上西行,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
A.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上B.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稻田
C.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2023-09-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测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对以下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表解读正确的是(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
87%76%61%68%50%29%26%
13%24%39%32%50%71%74%
A.战争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B.隋唐五代是战争比例变化转折点
C.中国古代战争演变趋势非常复杂D.由北多南少变为北少南多的格局
2023-08-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多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而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佛教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绘画技术快速发展
C.政治权力干预明显D.儒家思想产生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发展为具有“善端”意义上的相近,并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亦人也,我亦人也”,这就是认为圣人和民众都是人类的一分子,具有相近或相同的人性,彼此之间具有情感沟通的可能。这表明孟子(       
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B.初步具备人文主义精神
C.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D.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2023-04-21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南方戏剧蓬勃发展,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大量涌现,剧本创作十分活跃。戏曲表演遍及城乡。其中徽州府的戏曲尤为繁荣,观戏听曲成为徽州商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潘之恒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戏曲评论家,他成长于酷爱戏曲的徽州商贾世家,成年后长期活动于南京、苏州和扬州一带,与汤显祖、李贽等人颇有交往,曾在南京“顾氏馆”主持和参与戏曲演出百余场。

——摘编自韩结根《明代的新安商人与戏剧》

材料二清末,有人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还有人说:“曲本者……国之兴衰之根源也。”

——摘编自郑传寅等《中国戏曲史》

材料三1942年10月10日,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推陈出新”。这一时期新编了《逼上梁山》《屈原》等历史剧,朔造被逼上反叛之路的农民起义英雄和爱国志士的形象,改变了旧戏舞台上主要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的局面;编演了《松花江上》《救子参军》《难民出曲》等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号召人民群众投奔解放区,抗日救国。

——摘编自郑传寅等《中国戏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后期南方戏曲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时人对戏曲社会功能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延安时期戏曲创作的特点。
2023-04-20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物理班)
7 .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主要包括(     
①阿克苏姆文明   ②玛雅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宝相花”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丝绸纹样,其中蕴含了中国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宝相花”的形成反映了(     
A.物产种类决定艺术形式B.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文化观念兼收并蓄D.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趋向
2022-07-08更新 | 729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压轴卷)历史试题
9 . 鉴真东渡和玄共西游,充分体现出唐文化
A.高度繁荣的特征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征
C.泽被东西的影响D.兼收并蓄、对外开放的特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19世纪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但是1914年欧洲大陆的人口却仍然膨胀到它在1750年的3倍以上。此前大部分人口死于传染病,而传染病的传播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水平。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人们的营养水平得到提高,对疾病的自然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死亡率自然也就随之下降。即使有时会发生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足供应。同时工业革命还改进了下水道系统,饮用水也更加安全,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死亡率。新医药科学的应用,例如接种疫苗、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等措施使得西北欧的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从1800年至少30%降低到1914年的15%左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欧洲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的南部和东部等地向德国、法国,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工业中心输送了几十万移民。在19世纪末,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移民者也如潮水般涌入了有更广阔前景的拉丁美洲国家。19世纪早期,在英国的领导下,从非洲贩运奴隶的贸易废止了,只是向中东贩运奴隶的现象还留下一些残余。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导致19世纪以后欧洲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工业化进程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