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欧洲人开始大量地迁往美洲。北美洲逐渐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集中地。18世纪中期,移民已达200万。欧洲人到新大陆以后,对美洲实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实行大屠杀,罪恶的贩奴活动也于16世纪30年代盛行,此后长达3个世纪,使非洲人口损失近1亿多人口。中国人向外迁移开始于汉代。唐代,海上贸易发达,一些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和瓜哇等地。宋末元初,因战乱,宋遗民大批涌向海外。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出现,东西贸易的发展,大批华人奔赴南洋。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沿海各省的民众大量到海外谋生。直到新中国建立的109年间,出国人数多达一千多万,遍及世界各地。据统计,现今在国外的华侨华裔约有2300多万人。

——摘编自王恩涌的《人·地·文化》

材料二   秦代有计划地向南方长江、闽江和珠江流域推进,设置郡县,开凿灵渠,派遣50万人南戍五岭,这对南方地区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的促进。两汉时期南方又有了一定发展,当时南方王工吴国“东有海盐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西晋末年永嘉治乱,中原人民避乱南下的,史称“扶携接踵”。中唐安史之乱导致了北方人口的又一次大规模南流。在迁徙群体中不仅有百姓,还有众多的富商大贾、文人墨客,直至宦官大族、皇亲宗族等无所不包。这些不同阶层的群体迁入江南地区后,基本上是各司其职、各操旧业,使长江流域自东晋南朝以来已经得到发展的社会经济更加迅速地增长起来。宋室南渡后,北方人民因不堪忍受女真贵族的压迫而流亡江南者日众,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摘编自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人口迁徙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情色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的认识。

3 .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勃伦杰称,工业遗产不单单是工业生产的操作间,还应当包含工人的住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及系统,以及曾体现社会生活功能的遗址等归置在原本所在的整体景观场所中,这样还能为我们研究价值单体与所在景观环境中所有元素之间的联系提供便利。在此,勃伦杰强调(       

A.拓展工业遗产保护的范围B.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C.探索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则D.恢复工业遗产的原生状态
2024-04-01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广播管理委员会规定:保证英语在播音中的绝对地位,其他语言的播音时间不能超过总播音时间的2.5%,而且必须附有英文翻译。这一规定(     
A.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体现B.给移民融入带来阻碍
C.促成英语主体地位确立D.有利于种族和谐共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记》记载,张骞游历到大夏(今阿富汗一带)时,见到那里已经有了蜀布、邛竹杖,据当地商人说都是从身毒(古印度)“得蜀贾人市”。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丝绸之路”已经开通B.四川古代对外交通发达
C.蜀地对外交往历史悠久D.汉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2024-03-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左右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


——摘自纳什《美国人民》

材料二   在发生猎奴战争的许多地方,部落人口损失殆尽。其他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导致田园荒芜、正常贸易中断、传统手工业荡然无存。非洲输出的是奴隶,输入的是枪支、酒等奢侈消费品,这些商品造成沿海城镇和内陆农村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以黑猎黑促使非洲各部落间进行无休止战争,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过程中断, 一些已经建立的古王国轰然倒塌。奴隶贸易给非洲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助长了欧洲人引以为自豪的种族优越感。这种精神奴役就像紧箍咒一样严重束缚了非洲人的文明创造力。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伊斯兰教在非洲扩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及其给非洲文明进程带来的影响。
2024-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镇脊神兽(见下图),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构件之一。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明清两代规定,神兽必须为奇数,最多九个,根据建筑等级增减。明清的镇脊神兽主要彰显了(       

A.注重实用的建筑理念B.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
C.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D.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8 . 天坛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下列关于天坛的解读错误的是(     
A.专为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场所B.蕴含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C.反映古代农业生产的脆弱性D.体现古代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出现的报刊的创办概况

报刊名称创办者栏目宗旨
《遐迩贯珍》英国传教 士麦都思论说、新闻、通讯、寓言、广告等。赢得中国人对外国人及西方文明尤其是英国的好感,并进行宗教渗透。
《申报》英商美查 及同伴新闻、评论、专刊、副刊、广告等。雅俗共赏、义利兼顾。
《中外纪闻》康有为上谕、外电、译报、各报选录、评论、时评等。开通风气,广联人才,为变法先声。
《国闻报》夏曾佑、严复等上谕、外电、论说、内外新闻等。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时务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渝报》宋育仁等人辕门抄、上谕、奏折、论文、国内外新闻、译文、物价表等。广见闻,开风气。
《湘学报》唐才常、谭 嗣同等史学、掌故(时务)、舆论、算学、商学、交涉、各报近事节要等。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
《蜀报》蒲殿俊等人谕旨、论说、奏议、批评、纪事、文汇、译丛、附篇等。一以监督行政,促进宪政之成立;一以指导社会,鼓铸宪政之精神。
《新青年》陈独秀传播新知识,塑造新青年。

——据李礼《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和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整理


(1)指出史料中反映的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变化的特点。
(2)报刊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结合材料信息说明上述观点。
2024-03-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钦州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据独料遗址出土文物证实,坭兴陶历史已近5000年。坭兴陶以钦江东西两岸优质紫红陶土为原料,经选泥、炼泥、拉坯、修坯、雕刻、烧制、打磨……多道繁琐工序炼制而成。唐末及五代之后,中原地区烽烟不断,钦州坭兴陶也在夹缝生存。直至咸丰年间,钦州制陶艺人开始改良、创新陶艺将坭兴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集于一身,创造出烟斗、烟壶、茶壶等小陶器。这使得钦州陶器发展空前鼎盛,坭器更是独得一兴,远销海内外,因而得名“坭兴”。钦州坭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海外也是声名远播。1915年,由钦州坭兴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并荣获金牌奖,这也是中国制陶史上第一次获得世界级金奖。抗日战争时期,坭兴陶艺人流落四方,传统工艺的命脉在岁月烽烟中微若游丝。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宣传报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和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坭兴陶得以渐渐恢复,重焕生机。1953年,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现重庆)荣昌陶共同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一直以来,在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坭兴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注册企业、作坊和工作室共700余家,实现产值约18亿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坭兴陶产业人员1.5万人。随着3D打印及雕刻、干粉成型、自动雕刻机、微波窑炉等现代技术与设备均在钦州坭兴陶产业得到运用,改进了坭兴陶传统制作艺,提升了坭兴陶的生产制作工艺水平。坭兴陶艺人及从业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融入作品创作中,不断提升坭兴陶的品质与价值。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荣誉称号。2018年,《壮乡行》茶具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再次闪耀世界。2020年,坭兴陶作品“和天下”成为第十七届东博会的指定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的国宾。

——摘编自陆燕、吴光寿《千年窑火正燎原——我市坭兴陶产业高质量发展掠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钦州坭兴陶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新中国成立后钦州坭兴陶得以兴盛的原因。
2024-03-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