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镇脊神兽(见下图),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构件之一。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明清两代规定,神兽必须为奇数,最多九个,根据建筑等级增减。明清的镇脊神兽主要彰显了(       

A.注重实用的建筑理念B.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
C.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D.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出现的报刊的创办概况

报刊名称创办者栏目宗旨
《遐迩贯珍》英国传教 士麦都思论说、新闻、通讯、寓言、广告等。赢得中国人对外国人及西方文明尤其是英国的好感,并进行宗教渗透。
《申报》英商美查 及同伴新闻、评论、专刊、副刊、广告等。雅俗共赏、义利兼顾。
《中外纪闻》康有为上谕、外电、译报、各报选录、评论、时评等。开通风气,广联人才,为变法先声。
《国闻报》夏曾佑、严复等上谕、外电、论说、内外新闻等。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时务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渝报》宋育仁等人辕门抄、上谕、奏折、论文、国内外新闻、译文、物价表等。广见闻,开风气。
《湘学报》唐才常、谭 嗣同等史学、掌故(时务)、舆论、算学、商学、交涉、各报近事节要等。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
《蜀报》蒲殿俊等人谕旨、论说、奏议、批评、纪事、文汇、译丛、附篇等。一以监督行政,促进宪政之成立;一以指导社会,鼓铸宪政之精神。
《新青年》陈独秀传播新知识,塑造新青年。

——据李礼《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和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整理


(1)指出史料中反映的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变化的特点。
(2)报刊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结合材料信息说明上述观点。
2024-03-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了叙利亚,逐渐接触到腓尼基字母,并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由此发明了希腊字母。随着希腊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字母随之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腓尼基人、波斯人也在希腊出没,并且回国后引发本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表明(     
A.古代希腊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B.西亚对区域文明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
C.人员流动推动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
4 . 18世纪建成的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     
A.被视作首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
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
2024-02-21更新 | 5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礼乐制度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要素之一,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中国的礼乐文明发端于神灵崇拜,并以祖先崇拜、祖先信仰和祖先祭祀体系的形成而臻于完备。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不断的、季节性举行的礼仪乐舞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     
A.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B.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
C.凝聚族群强化文化认同D.构建严明的统治秩序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见证:百廿一中

从1903年到2023年,临沂一中纵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启程】

·1903年,沂州府于考棚成立沂州中学堂,临沂一中的历史由此开始。临沂一中的前辈们,与当时全国仅有的769所近代新式学堂一道,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发展】

·1928年,徐眉生担任校长后开始在校内发展共产党员,并于1931年成立了省立五中党支部——这成为了临沂一中“坚定跟党走”的光明起点。

·1934年,省立五中改名山东省立临沂中学。虽然由于后来抗战爆发,临沂中学师生被迫停止招生,但在党的领导下,艰难困苦中的师生从未停下教育救国的脚步。

·1937年,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段雪生和进步教师刘惜愚带领一部分师生历尽艰难去了延安,跟着党把近代教育的星火洒在了新中国的摇篮里。

·1947年,原省立临沂中学校长刘承攽和一部分撤往大后方的教职工才又返回临沂,在原五中校址上恢复了临沂中学,为沂蒙中等教育的重生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临沂专署决定在临沂城恢复中学教育。

·1985年,临沂一中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大力推行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展望】

·2023年,临沂一中发展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时代优秀学子。

——据《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等


结合材料,以“一中·见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1-2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资源,也擅长建设现代超级工程,让我们跟随它们一起寻找国家发展变迁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部分)

遗产名称

所在地

遗产概况

长城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市区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

甘肃省敦煌市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北京市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

北京市

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

山西省大同市

2001.12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

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市

2014.6.22世界文化遗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福建省泉州

2021.7.25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辛亥首义同志纪念章

辛亥革命博物院

李大钊“标准”头像原版照片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中国超级工程(部分)

中国天眼: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口径500米,发射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在里面倒满矿泉水,全世界70亿人平均每人可分4瓶,能看穿130多亿光年的区域,接近宇宙边缘。目前,“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港珠澳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桥隧全长55千米,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个遗产名录设计一次主题研学,写出拟定的主题并说明研学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论述中国现(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项超级工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现实价值。
2023-09-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联合国难民署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二战之后欧洲的难民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难民署要求设立“联合国难民紧急基金”,但因美国干预而失败。1954年,美国希望把难民署作为反苏的力量而开始给予支持。此后,“联合国难民基金”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并迅速筹集完毕。这反映出(       
A.冷战导致难民问题形成B.人道主义原则得到了各国公认
C.霸权主义威胁国际治理D.联合国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9 . 北魏宣武帝时期(公元499-515年),彭城王元勰“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孝明帝时期(公元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由此可见,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华夏历史认同得到了发展
C.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D.游牧民族封建化不断加强
2023-09-04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暨百师联盟山东卷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孔子希望用仁爱之学重建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进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老子希望效法自然,限制并取消上层对下层的倾轧争夺和干预控制,从而实现无为而治和天下大同。这反映出儒道思想(       
A.具有传承性B.蕴含着相通的社会理想
C.影响面广泛D.衍生于较为安定的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