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1 . 古代很多文明都有史诗。一些诗人会把民间作品收集起来,连缀成长篇的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属于这类史诗。这表明(     
A.古代各地区文明的相似性B.古代文明重视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
C.古代地理环境决定文学形式D.古代地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趋向频繁
2 . 18世纪,美洲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克里奥尔语,它以非洲土著语为主干,吸收了西班牙语和法语的一些成分融合而成。这一语言影响了当地的官方语言法语,使其发音、语调、词汇,甚至语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反映了(     
A.殖民扩张破坏土著文化B.殖民国家丧失文化优势
C.人口迁移促进文化融合D.族群混合推动文化认同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西汉张骞的出使,在世界整体性的拼图上完成了最后的填充,中国、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四大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响……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再是相对孤立地进行了。”他意在揭示“丝绸之路”(     
A.成为中西交往的主要通道B.推动了世界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C.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D.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4 .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大量司法和行政的重要职位逐渐由大学毕业生担任。1380年到1500年,在牛津大学有比较完整的学生注册资料的937人中,63.2%的学生来自乡村,其中大多数来自小土地所有者家庭;城市背景的学生占21.8%,其中有七分之一来自城市贵族家庭。这反映出当时大学教育(     
A.成为社会阶层流动重要渠道B.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C.脱离了基督教会的文化影响D.呈现出显著的商业化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于1961年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该馆的“中国通史陈列”建构了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的完整图式。此展遵循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演化逻辑,在“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等历史哲学与政治口号的影响下,“黑暗”“落后”成为传统文化与古代文明的隐喻性修辞。

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617月正式开放,基本陈列为“近代中国陈列”,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光辉胜利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兴过去的工具发生了变化,即以美学的荣耀和普世来追求一种文明上的不朽、统一与连续,表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与全国范围内的“文明”展。

201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展览被纳入国家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在完成革命表征延续的同时,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国际地位提升”“改革开放转型”以及“迈向未来”的新篇章。

——据尹凯《历史与民族:中国博物馆的政治表征》

材料二   博物馆是具有政治性的,博物馆代表了一种由国家权力所认可的主流秩序观或者核心价值观。

——庞思雨《全球化、民族国家与地方性——对CliveGray博物馆政治学观点的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话报刊近代中国,创办白话报刊成为潮流。18971911年间创办的白话报刊达27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章伯初创办的《演义白话报》、裘廷梁创办的《无锡白话报》、林白水创办的《中国白话报》等。这些报纸以通俗的语言形式、丰富生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喜爱。

·中国人要想发愤立志,不吃人亏,必须讲求外洋情势;要想讲求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从白话起头,方才明明白白。

——摘自《演义白话报》创刊号,1897

·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即从舆论宣传起——引者注)。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谋国大计,要当尽天下之民而智之,使号为士者、农者、商者、工者,各竭其才,人自为战,而后能与泰西诸雄国,争胜于无形。而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兴学校始。不得已而求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

——摘自《无锡白话报》发刊词,1898

·深的文法,列位们看不懂,就是说给你听,列位们又是听不出来的……只好做白话报罢,内中用那刮刮叫的官话,一句一句说出来,明明白白,要好玩些,也叫人容易懂些。倘使着报馆一直开下去,不上三年,包管各位种田的、做手艺的、做买卖的、当兵的,以及孩子们、妇女们,各个明白,各各增进学问,增进见识,那中国自强就着实有望了。

——摘自《中国白话报》发刊词,1903年

根据材料概括章伯初、裘廷梁、林白水等创办白话报刊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认为英国文化优越于印度文化,主张用英国文化取代印度文化;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主张继承并发扬印度文化,赋予印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争论本质上体现了(     
A.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B.马考莱的主张实际上是文化殖民的一种表现
C.提拉克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
D.英国文化侵略对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8 . 如图为二战后美国历史课程在印度大学的开设情况。它反映出(     
1954年,巴纳斯印度大学和巴罗达大学率先将美国历史纳入硕士学位课程的选修课
1959年,美国印一美教育基金会向加尔各答大学与旁遮普大学等高校派遣10名美国历史学家
1960年,获美国资助前往美国深造的印度学者已有独自开设“1776年以来以来的美国史”等课程的能力
1967年,开设美国课程的印度高校达到43所
到1971年,印一美教育基金会共选派103名印度学者赴美研究美国历史,同期有近九十名美国学者到印度讲授美国学
A.美国热衷于在印度传播美国价值观B.非殖民地化是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C.战后美国文化传播被赋予冷战内涵D.第三世界发展成为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
7日内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范仲淹曾建议“先于都督之郡,复其学校之制……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王安石也认为: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由此可知,两人均(     
A.主张建立学堂选官制B.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
C.致力于儒学复兴运动D.希望扩大教育覆盖面
10 . 如表是北匈奴西迁后的北方民族迁徙。这些活动都(     
丁零各部从漠北贝加尔湖地区向南、向西迁徙,一部分进入东汉修塞内,还有一部分进入准格尔盆地以北地区
乌桓从乌桓山经上谷、渔阳等郡,又进一步迈入雁门、太原等障塞内
鲜卑从乌桓东部南下、西进,占据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拓跋鲜卑从大鲜卑山迁到阴山北麓的“匈奴敌地”
A.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互动
C.建立了地域辽阔的政权D.拉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