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2 道试题
1 . 如图是1500-1975年美洲的种族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A.近代美洲人口总数在不断的上涨B.美洲人口结构深受殖民扩张影响
C.工业革命助推美洲人口发生变动D.人口迁移有利于美洲的长远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图书事业发展戊戌变法时期,各地出现兴办学会学堂的热潮,而各学会学堂都创办附属的小型的藏书楼。1895年,康有为等仿效“秦西专业性的学会甚多,会中也有书藏”的做法,成立了强学书藏。在强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学会学堂也广购图书仪器,设立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目的是在“广考镜而备研求”,“新耳目而开智慧”。它们参见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管理方式,对图书的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借阅以及赔偿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当附属图书馆一所,……大学堂设立的各项人员中,应包括图书馆经管官一名。”1910年清政府又颁布了《京师及各省市图书馆通行章程》。该章程对全国图书馆的建设从立法上加以规定。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为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亲自倡议在教育部附设社会教育司,主管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及巡回图书库等事项,并于1912年聘请鲁迅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等文化艺术事业。191510月,教育部颁发了《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规定“各省及各特别区域及各县所设之图书馆,称公立图书馆。公众团体及公私学校所设者,称某团体、某学校附设图书馆。私人所设者,称私立图书馆。”这样就结束了清末图书馆、藏书楼混称的局面,并划分了全国图书馆系统。

——摘编自王卫国《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

以“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前,多元文化主义逐渐从澳大利亚社会的边缘观念发展为社会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并致力于将澳大利亚社会建设成为“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或国籍之歧视”的“幸运之邦”。这一现象(     
A.与大洋洲开发的历史有关B.是知识精英融入的结果
C.促进澳洲管理体制多元化D.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扩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山东书院六府分布统计表

府名明代清代明清合计
书院数量所占比例书院数量所占比例书院数量所占比例
济南府2325%7434.26%9731.5%
兖州府2122.83%5927.31%8026.2%
东昌府1516.30%2612.04%4113.3%
青州府1819.57%2712.50%4514.6%
莱州府1010.87%136.02%237.5%
登州府55.43%177.87%227.1%
总计92100%216100%308100%

——《明清山东书院的时空分布及其近代演变》

材料二   济宁(兖州府)“当河槽要害之冲,江淮百货走集,多贾贩……当南北咽喉……我国家四百万石滑艘皆经其地,士绅之舆舟如织,闵广吴越之商持贸易鳞萃而蝟集。

——康熙《济宁州志》卷二风俗/卷八艺文

泺源书院(济南府),雍正十一年下省会之地仍各建书院以作育人才,岁发帮金膏火。巡抚乃倡捐修葺……

——乾隆《历城县志》卷十二《建制建置考·学校》

材料三   泺源书院规定:书院学生“一、为学莫先于立志;一、为学莫要于寡欲;一、为学当敦实行;一、为学当秉虚衷;一、为学当勤讲读;一、为学当慎交”

——道光《济南府志》卷十七《学校》

指出明清山东书院教育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
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
6 . 下表所示为17—18世纪美洲地区人口结构情况。导致这种人口结构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名称

由来

克里奥尔人

出生在美洲的欧洲人

梅斯蒂索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穆拉托人

双亲一方是葡萄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赞布人

双亲一方是非洲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卡斯提斯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梅斯蒂索人

A.美洲移民政策的出台B.早期的殖民扩张C.美洲饮食结构的变化D.世界市场的形成
7 . 下图所示三个区域(阴影部分)均系沟通两大洋的“海上生命线”咽喉所在地。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三个区域的共性在于(       

A.拥有产生过本土象形文字的古代文明B.留下过航海家哥伦布的行迹
C.殖民主义的影响导致多元文化的并存D.拉丁语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
8 . 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     
A.血缘性、宗教性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D.民族性、地域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均有会徽设计。下列会徽体现了(       

1932年美国洛杉矶

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美国国旗)

1960年意大利罗马

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罗马城徽)

2008年中国北京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中国印章)

A.体育文化的多源性B.不同制度的包容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D.人文精神的互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在全国举办庆祝活动,甚至还去国外巡演。这个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再创作,增添了爱国主义的新内容。这反映了(     
A.娱乐活动丰富了民众生活B.经典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
C.艺术作品创作受到时局影响D.政府强化对民众的人文美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