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7 道试题
1 .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
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D.早期国家进一步发展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汉代起,中原汉地便开始形成一股强烈的“西域胡文化”热。到了唐代,西域文化影响之所及,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宫廷贵人穿胡服,学胡俗,食胡饼,听胡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B.汉胡间的民族冲突消解
C.中原文化衰落和倒退D.统治者对胡文化的喜好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
3 . 坐落在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呈现出典型的拜占庭风格。这说明拜占庭文明深刻影响了俄罗斯的(     
A.国家形式B.官僚体制C.语言文字D.建筑风格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藏(今甘肃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陈寅恪指出:“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今甘肃一带)一隅。”由此可知(     
A.河西走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原文化进入河西走廊并被保存
C.河西走廊免受战争的侵扰而富庶D.永嘉之乱开辟中外文化交流通道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美洲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克里奥尔语,它以非洲土著语为主干,吸收了西班牙语和法语的一些成分融合而成。这一语言影响了当地的官方语言法语,使其发音、语调、词汇,甚至语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反映了(     
A.人口迁移促进文化融合B.民族间的差异趋于消除
C.殖民扩张重塑世界格局D.殖民国家丧失文化优势
6 . 在古埃及吉萨第四王朝(公元前3千纪中期)法老哈夫拉金字塔附属的祭庙中,有一尊哈夫拉雕像:哈夫拉端坐于宝座之上,双手放在膝上,两眼平视,目空一切,头后面有鹰神荷鲁斯,正张开双翼保护着法老。这一设计体现出古埃及(       
A.宗教主导艺术创作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统治集团垄断了艺术创作D.刻意营造神秘的社会氛围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选出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博士,并授予他们五品以上或六品以下官衔,由皇帝身边的近臣太常负责管理,朝廷还为其提供比较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所以,这些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并进行创作。这些举措(       
A.促使学校教育得到普及B.使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D.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8 . 古希腊文化中的国王崇拜与王朝崇拜是希腊的英雄崇拜、马其顿的王族神裔观念与东方王权神化传统的合一。亚历山大开了先例,他的后继者建立的王朝大都仿而效之。据此可以推断,亚历山大东征(     
A.丰富了希腊文化的多元性B.意在推动区域文明交融
C.冲击了西亚北非古老文明D.导致了宗教文化的盛行
9 . 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民族主义蔓延到更广阔的世界,使各民族自己开创命运的自由主义精神在时代上被定格为最普遍的价值,且是不可倒退的。该学者意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传播
C.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D.改变了各洲的力量对比
10 . 3世纪时,有史书记载:“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诺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上述“道”的开通(     
A.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络形成B.密切了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
C.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D.缩短了西域与大月氏的距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