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大学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丰富多元的大学理念。下表是中国近代部分大学的校训。

性质学校名称成立时间校训内容出处
国立学校北京大学1898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中庸》
清华大学1911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刚毅坚卓
私立学校复旦大学1905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教会学校燕京大学1919年因自由得真理而服务《约翰福音》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厚生《约翰福音》

——摘编自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校训自拟论题并展开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谨)
2024-05-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2历史试题(辽宁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更加文明和礼貌”,中国是“欧洲的典范”,中国的伦理和德政是解救邪恶的正确道路。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写给家人和教会高层的手稿中,中国是这样一种形象:虽然名义上远在天边的皇帝是国家统治者,实质事务确是由经过考试制度拔擢的文官系统掌控,日常生活则由复杂的风俗习惯所规范,如此,社会和谐才得维持。

18世纪晚期,西方逐渐出现批评中国的声音,马戛尔尼就在日记里描绘着清朝的落后和愚昧。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样貌等,遭到西方的全面批判,“劣等他者”成为描述中国形象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施爱东对于西方与中国形象相关的漫画和插画进行研究。1618世纪的欧洲人很少深入中国内地,图书插画中的中国元素,除了贯穿于整个1619世纪的大辫子,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元素主要是汉子、佛塔、凉亭、商铺、轿子、码头、牌坊、灯笼、纸伞、对联、拱桥、打牌、喝茶、放风筝等,这些插画表现了一个宁静安乐的异域东方。19世纪大量西方商人和冒险家开始深入中国内地,图书插画中的中国元素也相应的扩增了。前两个世纪出现的中国元素依旧会出现在19世纪的插画中,但是,从出现频率看,表现宁静安乐的元素明显偏少,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颓废的鸦片烟管、戴枷的囚犯、路边的乞丐、求神拜佛的男女、阴沉的街道、女人的小脚……

——摘编自《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构建的中国形象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医著作就已在苏联、朝鲜出版,中国中医专家曾多次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要治病,并随援外医疗队出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为朝鲜、越南、老挝、阿富汗等国家培养中医学留学生。1975年中药针灸医师代表团赴日参加学术年会,自此中医出国不再只是去执行外交任务了。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部门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医留学生教育扩大并形成规模。中外合作办学则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新的突破。据统计,1992年中药总销售额为125.7亿元,出口创汇为4.5亿美元。截至2018年,中医药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有86个国家政府和中国签订了有关中医药方面的合作协议。

——摘编自李和伟主编《中医文化学导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4 . 北京冬奥会,是展现“中国式浪漫”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开场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唯美而诗意,新颖而动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中国人的浪漫完美交融,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赞誉。五环旗下,各参赛国化为“小雪花”飘进“鸟巢”。“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歌《雪花》的歌声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朵朵“小雪花”最终凝聚成一朵“大雪花”,更团结的浪漫故事在此上演,五洲四海“美美与共”的永恒乐章响彻寰宇。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凝结成一片洁白纯净的冰雪天地,冬奥历史徐徐翻开,冰雪五环“破冰”而来,个中意境不言而喻。还有小男孩用小号吹响的《我和我的祖国》,那是中国人温暖的心声;100多位群众代表手手相传着国旗,那是中国人最深沉的爱,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人民伟力重如千钧,“中国式浪漫”在亿万中华儿女的手中,更在他们的心中。

——马玉丽《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式浪漫”无处不在》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式浪漫”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城既是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场域,更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互促互鉴的见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经过数千年的万里长城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坚韧顽强、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爱国保民的精神谱系,保护长城就是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长城作为横亘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宏伟建筑,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见证了无数的治乱兴衰,讲述着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交融互动的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共同精神。

——摘编自陈锦业《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长城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长城的价值,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借鉴、吸收外邦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既要慎重总结传统文化,又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摘编自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就材料所示观点的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15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并加以改良,因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新结果……故不同文明间的适当融合往往会产生一种和谐文化,给社会成员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另外,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来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陈垣《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叠什之战

材料一   卡叠什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叠什上纪念碑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叠什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我是伟大的法老,统治整个埃及,我的权力无可匹敌。当赫梯联盟试图入侵我的领土时,我率领我的军队与他们交战,并在卡叠什击败了他们。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珍宝。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也证明了我们的神灵的支持和春顾。因此,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个胜利,以及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和我们的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在卡叠什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鲁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为历史上的东西方茶叶贸易概况。
时间概况
唐代中国茶叶传播至西亚阿拉伯地区,西方就已经注意到中国的饮茶习俗
16世纪欧洲商人、传教士自东返,介绍中国饮茶方式和以茶待客的生活习俗,介绍茶具和其他器具
17世纪至18世纪初荷兰是欧洲最大的茶叶贩运国。荷兰成为最早开始饮茶的欧洲国家。茶叶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价格相当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支配了世界茶叶贸易。茶叶成为英国的大众饮料,饮茶之风在英国广泛流行,创造了独特的英国“下午茶”文化,这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19世纪英国人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饮茶的流行推动了瓷器茶具、餐具等的流行。中国外销茶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衡哲先生早在1927年所撰的《西洋史》中就指出:“中古文化与上古的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洋近代文化的渊源,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却又各个不同。希腊文化的精神是和谐,罗马文化的精神是秩序,中古文化的精神是出世观念。西洋近代文化的精神,则又是趋近希腊罗马文化的入世观念了。”陈乐明和周弘在他们合著的《欧洲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欧洲虽有希腊、罗马、基督教的共同文化源泉,但是最早进入现代的,是西欧。东欧的发展自古不同于西欧,它的文明处于西欧文明的‘东缘’,兼有斯拉夫和小亚细亚的影响,虽在拜占庭时代强盛一时,但越接近近代,与西欧的差距越明显拉大。”

——摘编自郭灵凤《欧洲文化建设——文化对话与认同建构》

围绕欧洲文化的发展,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