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诸葛亮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宋封忠惠仁济显应王;元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帝王庙,忠武武乡侯之位在其内;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特旨从祀孔庙。历代统治者对诸葛亮的推崇(       
A.使分封制得以延续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旨在控制基层人民D.确立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2 . 如表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义”的解释。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解释
《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
《墨子·天志下》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
《商君书·画策》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
A.儒家道德观念已被普遍接受B.知识阶层注重追求有序社会
C.法家理念渗透到各家思想中D.各家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2023-10-05更新 | 1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利用儒家来巩固统治,也用佛道来安定社会;到了宋代,理学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乾嘉盛世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材料主要反映了(     
A.统治者个人好恶影响学术的地位B.儒家思想的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C.主流思想由经世转向避世的趋势D.时代发展推动了主流思想的更替
2023-08-12更新 | 23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魏源从“守”、“战”、“款”三个方面论述了海防之策,“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听互市各国以款夷”。这表明魏源(     
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积极倡导实业救国
C.继承了经世致用思想D.大力推进洋务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则徐看到旧式师船无法抵抗坚船利炮后,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他从“权宜之计”走向“长久之计”,提出制造“外海战船”,并认为要形要求成规模,“坚厚战船,以资制胜”,这表明林则徐(       
A.初具近代海防思想B.看到晚清积重难返
C.反思现存社会制度D.提倡建立新式军队
6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李斯建议,下令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官掌管的《诗》《书》等少数著作外,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又因儒生反对秦始皇推行的“分封制”并在多种场合私议朝政,以至秦始皇认为“诸生在咸阳者……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坑杀460余名儒生方士,这就是“焚书坑儒”。此举意在(     
A.强化对国家整体框架的掌控力度B.统一文化的现实需要
C.结束百家争鸣的文化自由潮流D.旨在传承优秀文化
7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8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饶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夷狄文化在西周贵族中逐渐流传:如鲁襄公由楚归而"作楚宫";陈灵公"弃衮冕而南冠(楚人之冠)以出";作为禹夏后裔的杞国,因毗邻东夷而杂用夷礼等。孟子曾愤然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B.贵族摈弃了"夷夏有别"理念
C.夷狄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D.传统宗法理念已经出现崩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血亲为基础的埋葬制度、礼制及精神信仰、祖先崇拜及祭祀礼仪,与血缘组织密切相关的家族政治,构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底色,且最终完成对中国早期区域文明整合的主体还是中原文明。首先是位于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夏朝文明)强势勃兴,随后雄踞大中原的商周文明又接力扩展。东周时期列国争雄,同时又蕴含着强烈的统一趋势,文化上反倒有深度的互动交融。秦汉帝国则完成了中国八大核心文化区的政治统一,并持续扩展到周边更广大的一些区域,文化上也日益趋同,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摘编自戴向明《中国史前社会的阶段性变化及早期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继续开疆拓土,经过不断的开拓和经营,汉朝建立了一个东起东海、西到巴尔喀什湖、南抵南海、北至贝加尔湖,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刘邦建汉后,实行无为而治。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在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劝谏下,逐渐重视儒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最终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其辖境内民族统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国力不断强盛。在与匈奴、诸羌、西南夷、百越和西域诸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各邻国和邻族逐渐称汉王朝的使者为“汉使”。到东汉时,汉民族已有“汉人”之称。

——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影响。
10 .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
2021-03-15更新 | 792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