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诗仙”是对下列哪位诗人的美誉(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宗元
2024-02-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巫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C.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D.认为儒家思想影响力较小
3 .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等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上述材料表明
A.皇帝个人喜好决定教育内容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得以缓和
C.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材D.东汉政府重视发展儒学教育
2020-09-09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在借鉴夏、商的基础上发展出非常丰富完备的制度,所以我遵从周。在这里,孔子表达了要“从”周的
A.诗B.礼C.义D.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关雎》的主旨有不同的观点。下列选项中观点与时代背景相一致的是
观点出处时代背景
A求贤说战国《古侠书》诸侯兼并、变法图强,各国招贤纳士
B后妃之德说西汉《毛诗》行推恩令、君权神授,取消盐铁官营
C贵族贺婚歌说宋《诗集传》三教合一、心学兴起,主张工商皆本
D恋诗说清初《毛诗稽古篇》西学东渐、思想启蒙,传播维新思想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流传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
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2019-06-18更新 | 1027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04-19更新 | 297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应对使臣时,往往“须称《诗》以喻其志”。据统计,《左传》中累计引用《诗经》69次。这些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由此可见,《诗经》
A.突出了承载宣扬教化的社会功能
B.奠定了诗歌叙述中国历史的基础
C.开创了记录社会底层状态的先河
D.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2019-03-10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3月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载,《诗经》中的《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雅》《颂》应是出自贵族之手,但后来三者被汇集成册,成为主要供上层阶级学习、唱诵的作品,所谓“不学诗、无以言”;汉代乐府诗歌成就最高的《孔雀东南飞》,却是无名氏的作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文学发展体现社会价值观变化
B.文学作品的大众特色日益鲜明
C.文学作品折射社会阶层的分化
D.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界限模糊
10 .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