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历史上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濮王应该作为 “养父仁宗的堂兄” 来对待,还是作为“英宗皇帝的生父”来对待的讨论, 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用现在的价值观看,这简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争执。但是,在近代价值观以前,濮议本身,一直被反刍和议论。下列关于濮议的历史价值, 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B.由于年代久远,事端繁复,此类历史争论在今天看来都不值一提
C.议论重点不应放在争论的本身,而是应放在说明造成争论的缘由
D.历史争论须史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留待后人评说
2 . 秦二世继位合法性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史记》记载:“高(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而秦简牍“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事)及箸(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有学者认为秦二世继位是合法的。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秦简牍是一手史料,因此其记述更可信B.《史记》是正史,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C.秦朝历史久远,历史的真相无从考证D.多种史料综合分析可探究出历史的真相
3 . 对于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联,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有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下列,符合重构论观点的是(     
A.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
B.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
C.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
D.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
4 . 《周礼》又称《周官》,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周公旦所著,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大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中国文化史之宝库。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C.传统文化的敬天保民思想D.周王遇到重大问题征求平民意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史义的评说,讨论史事对人的意义或价值,属于价值的判断。一个价值判断能否成立,全看我们能否“知己知彼”。下列关于史义评说的思想,错误的是(       )
A.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B.今天我们若轻率地贬低或抬高孔子皆于他无所增损,只是自己荒唐妄为
C.誉之(指秦始皇筑长城)者以为立万古夷夏之防,毁之者以为不足御侵略
D.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是一种时代意见
2023-11-11更新 | 30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核心价值观成长于中华大地,凝结着中国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趋向,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与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融合,再到近代以来,对西方优秀文化理念的借鉴,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崇尚,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会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继承并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又推陈出新。据此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价值(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                           ④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并提供借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3-06-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左传》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晋灵公不君。……宣子(指赵盾)骤(意为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有研究者对该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鉏麑死时旁边并无别人,他的心里活动从何而知?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能弄清历史的真相
B.历史研究应该允许进行合理的推理与虚构
C.若以上记载为假则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D.尚礼思想在作者生活的年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