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以剑桥知识精英为首的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推崇和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和古代文化典籍的西传,使得西方社会开始重新关注中国文化中那被忽视已久的高雅、古典、精美的部分,并使得英国现代主义运动主动接受和融合其中的养分,使之烙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表:1920世纪中国文化进入英国的情况

事件渠道
普特南·威尔在其著作《庚子使馆被围记》中写道:“予在端王府见有美瓷数千件,皆为先入之兵所击碎,成为无数之碎片,彼等所要者金、银而已,五彩美丽之瓷器,其颜色之鲜明、绘画之精细,令人爱玩不置,在欧洲市场价值巨万者,彼等何能知之?”
英国学者索沃尔比说:“19世纪末以来,由于欧洲工程师在中国修建铁路,沿途的坟墓被无情地挖开,这样世代以来与死者一同掩埋的艺术珍宝,开始大批重见天日,进而展现出这个国家当其不同文化盛世时的前所未料的荣光。中国及海外,很快便产生了对此类出土文物的需求;这转而又引起更多的、收获惊人的挖掘。”
诸多中国学者,如萧乾、徐志摩、胡适等前往英国读书或访学,与剑桥知识精英有较多交流。尤其徐志摩及其所属的“新月派”被称作“中国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在思想理念、文学倾向、艺术情趣、生活方式上与布圈相似。在二者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韵味也同样深深吸引着英国的知识精英。

——摘编自白薇臻《中国文化元素与英国现代主义的生成》


(1)根据材料,概括19-20世纪中国文化进入英国的渠道然后填写在对应位置,并补充一种渠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英文化交往的特点。
2023-06-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后,“枪炮既摧毁了欧洲古城堡的封建割据,也打开了世界每一角落的大门。”“火器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弹道学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近代力学的基础工作。”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使用对欧洲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
③加快了欧洲科学技术发展   ④导致欧洲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28更新 | 67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经过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门阀士族以及皇亲贵戚大多信奉佛教。梁武帝在天监三年(504)宣布“唯佛一道,是为正道”,佛教几乎成了国教。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走向衰落B.佛教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C.门阀士族为了巩固权力D.佛教有来世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2023-05-2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六)历史试题
4 . 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94年,利玛窦完成的《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的西文译本,向世界展示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此后,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把孔子思想中的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视为“天赐的礼物”。当时有思想家认为“理性的观念是从中国来的”,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为理性”。笛卡尔认为在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史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无神论社会”。伏尔泰更是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提倡法国人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摘编自李晓偲《1718世纪的儒学及其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4年底,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他们与本土教师合作研发适合本土化教学的教材和文化读物,在当地中小学设立教学点,对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没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还创办了汉语学习班。

——摘编自张婧《孔子学院海外发展及其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儒学西传并对西方产生影响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出现“儒学热”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你对儒学西传的认识。
6 . 下图为“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曾由中国赐给倭国使臣,在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该印反映出(     
A.汉朝通向日本的海上通道已经打通
B.倭国使臣回国后推动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C.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
D.日本已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本国文字
2023-05-0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2023-05-07更新 | 1532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线索

材料   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的“见证者”,1986年开始工业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梳理中西方工业化历程,有学者依据不同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绘制出“工业遗产产生时间线”(甲图),还按照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绘制出“宏观保护理念示意图”(乙图)。


——摘编自徐恺阳等《特色化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思辨——以四川机器局遗址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果让你绘制另一类型文化遗产的时空线索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3-05-05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曰力学,二曰水学,三曰声学,四曰气学,五曰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曰电学。”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中国传统儒学近代化B.标志物理学在中国的诞生
C.是“西学东渐”的必由之路D.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
2023·浙江·模拟预测
10 . 阅读如表“宋与高丽(朝鲜半岛)的官方贸易”。该史料可直接用于说明(        
贸易物品
宋—高丽
贸易物品
高丽—宋
礼服、金银器、漆器、乐器、祭器、丝织品、茶、酒、药物、佛戏、书籍马匹、盔甲、铜器、御衣、幞头、金银器、绫罗等织物、纸、器仗、弓箭、螺钿器、松子、香油、参
A.陆上丝绸之路在宋时仍有优势B.朝贡贸易的政治色彩浓厚
C.高丽热衷于吸收学习中华文化D.宋与高丽经济的互补性弱
2023-05-0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