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2020-04-26更新 | 1842次组卷 | 6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高中历史统编版选必3同步测试题
2 . 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
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04-14更新 | 194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复习与测试
3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0-04-04更新 | 95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卷)
4 . 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03-01更新 | 67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复习与测试
5 .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2020-02-20更新 | 86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复习与测试
6 . 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这说明,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A.佛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合流
C.佛教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2019-11-13更新 | 71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2019-06-13更新 | 48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6单元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习题
8 . 【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017-04-17更新 | 2597次组卷 | 15卷引用: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