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2 . 下图为“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曾由中国赐给倭国使臣,在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该印反映出(     
A.汉朝通向日本的海上通道已经打通
B.倭国使臣回国后推动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C.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
D.日本已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本国文字
2023-05-0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2023-05-07更新 | 1550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4 . 阅读如表“宋与高丽(朝鲜半岛)的官方贸易”。该史料可直接用于说明(        
贸易物品
宋—高丽
贸易物品
高丽—宋
礼服、金银器、漆器、乐器、祭器、丝织品、茶、酒、药物、佛戏、书籍马匹、盔甲、铜器、御衣、幞头、金银器、绫罗等织物、纸、器仗、弓箭、螺钿器、松子、香油、参
A.陆上丝绸之路在宋时仍有优势B.朝贡贸易的政治色彩浓厚
C.高丽热衷于吸收学习中华文化D.宋与高丽经济的互补性弱
2023-05-0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据说这是首个记录、传播这句话的西方人。利玛窦在华期间的活动(     
A.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掀起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潮流
C.为中国传统科技带来新知识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
6 . “乡约”是中国古代为维持地方秩序而订的礼仪与约法。16世纪朝鲜士林领袖赵光祖根据《周礼》制作《乡约》,与此同时,朝鲜著名的朱子学者李珥仿照朱熹《增损吕氏乡约》制定《西原乡约》和《海州乡约》,而“乡约”这一关键词在《韩国文集丛刊》中出现过955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A.朝鲜的社会治理受中华文化影响B.乡约是朝鲜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
C.儒学得到了朝鲜社会的普遍认同D.朝鲜与中国文化相同的历史渊源
7 .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自儒家学派出现后,主导中国人思维的便是文人团体所宣传的无神论学说,这些文人把世间万象归因于自然,世界起源于“混沌”,物质的基础是“理”“气”“太极”。百科全书派的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儒家的理性精神B.借助中华文化抨击教权主义
C.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D.肯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2023-04-22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通过任人唯贤的科举制度、开放的对外政策、宽容的儒学政策等措施,在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超越前人的创造力,造就了当时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世界性的唐文化。在音乐、舞蹈、艺术、宗教、服饰、部分食品等方面,唐朝以宽广的胸襟,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丰富营养,使得周边各民族的向心力大为增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以丝绸为代表的唐文化远播异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王仁波《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材料二   7、8世纪,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在阿拔斯王朝统治者的统治下,阿拉伯帝国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安定,并使阿拉伯语成为朝廷的官话和知识分子的通用语言,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交通的便利化和国际商业活动的频繁化,使阿拉伯人具有较宽阔的胸怀。官方和民间人士把波斯语和希腊语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吸收了埃及、波斯和希腊等地古典文化的优秀成分,逐渐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的文化。其文化成就包括文学、数学、医学、天文学、哲学及伊斯兰神学及宗教建筑艺术诸方面。这些成就在10世纪后通过多种渠道传入西欧,给当地带来了对科学、对关注人自身的文化因子和重新阐释宗教教义的理性意识。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文化政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朝和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历史启示。
2023-04-19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其实在16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材料表明(     
A.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中国文化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
C.16世纪前后中国文化开始向外输出D.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胜于外国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