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有个名叫奥基利的人写道: “我在一家公司航船上见到即将被送到市场上拍卖的900名华工,他们将使该公司获得45万美元,而该公司在他们身上的花费不到5万美元,即使在买卖黑奴全盛时代也没人能赚这么多钱。”外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设立代理机构和移民公司,由自称的雇主或者投机商经营,提供所需的劳工,他们在此中间抽取佣金。而语言的障碍迫使他们与中国当地的人贩子,即通常所说的“苦力掮客”或“客头”紧紧勾结在一起。中外恶商的勾结致使苦力贸易真正成规模地在中国兴起,不计其数的中国人被拐骗至世界各地充当苦力。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华工出国被列强政府条约式的“合法化”后,这些人贩子对华工的掳掠则更加猖狂了。

——摘编自王富盛《论近代中国苦力贸易兴起之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初至1921年,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加州的垦殖工作。他们不避险阻,以致不少人死于毒瘴酷暑。他们用血汗乃至生命,为墨西哥北下加利福尼亚州特别是墨西哥卡利市的开辟与建设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的拉美华侨比以前更广泛地参加侨居国的农业、工矿业和商业活动。

——摘编自《华人与拉丁美洲》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苦力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的贡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1781年印加皇帝的嫡亲图帕克·阿马鲁(白人与美洲土著人的混血种人)领导了大规模的救世主式的革命运动,其他英雄还有墨西哥人伊达尔哥、莫雷洛斯等。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据材料,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对拉丁美洲经济、政治的影响。
2024-01-25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9 世界近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代起,直到1314世纪,可以概括为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三次冲击的浪潮。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在美索不达米亚东西两面都有来自北方的印欧人部落向南冲击。这一时期开始,在古代亚欧大陆整个农耕世界,都经历了由北方来的以战车为武装的各个部族的入侵,这是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第一次冲击浪潮。公元7世纪,还有从亚洲西南角冲入农耕世界的属于闪族的游牧部族,这就是也精于骑兵作战的阿拉伯人。在出击后的一个多世纪,阿拉伯人占有了欧亚大陆包括北非农耕世界将近一半的地区,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冲击随之结束。到了13世纪,又爆发了第三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发动这次冲击的主要是蒙古人。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材料二   对于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1935年,南、中、北美洲的白人移民分别为4090万人、690万人、12430万人,而黑人移民则分别为1870万人、840万人和1240万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冲击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美洲文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时,政府对移民采取徙富政策,徙苏、松、杭、嘉、湖民于凤阳;采取“由狭乡到宽乡”的政策,徙山西泽潞之民于河北。明末的农民战争使四川地区人口大量死亡和外逃,经济凋敝严重。清康熙时政府便颁布了一系列招民来垦的法令,从而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但后来移民已经超过了政府的倡迁范围,自愿迁移是主体。雍正五年,政府停止了带有优惠性的移民政策。在移居四川的大潮中,移民们都想“成家立业、发迹兴旺”,他们“各带盘费,携同妻子弟兄等安分同行”,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致富。明清时期的移民不再仅限于某些地区,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移民现象。以广东为例,清代时广东人口流迁的方向呈放射状,即以潮、惠、嘉为中心,向东流向台湾,向南流向高、雷、廉、海南及东南亚等地,向西流向广西、四川、云南,向北流向江西、湖南、湖北及陕西等地。

——摘编自谢万里《试论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材料二   1850年到1870年期间,德国农业人口大量迁徙首先是从西里西亚开始的。广大的上西里西亚农村地区的过剩人口转移到较狭小的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历史上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德意志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于是东部农民就将自己的子女输送到西德意志的工业区,以便于从事工商业……这使鲁尔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860年到1870年鲁尔区的人口至少增加了4倍以上。人口流动和集中使德国中西部的许多小城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从而改变了德国社会中传统的人口分布情况和固有的职业结构。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人口占1900年英国人口的41%,其他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和波兰各2%,法国1%。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材料二   1990—2005年,世界移民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至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1.91亿移民中,有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一个1846—1924年国际移民的趋势,并运用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90—2005年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3-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41天第10题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十年(1671年),川湖总督蔡毓荣提出将原定的招民700名升官改为300名即升,又将起科年限由三年延长到五年,并宣布各省贫民携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大规模的移民入川由此而展开,后又准许移民入籍子弟参加科举。湖广移民捷足先登,首先占据距离长江最近的地点进行垦殖,后来的其他省移民遂逐渐向长江腹地进发。雍正五年,川陕总督以湖广、江西等省逃荒者携家入川者多,奏请安插,却受到申斥。朝廷认为这些流民“良奸莫辨”,规定“四川州县将入川人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乾隆中期以后,大批汉族流民进入四川的边缘山区。嘉庆二十五年,四川人口达到了2000万,已是明代末年人口峰值的4倍,很多州县已“无荒可垦”。至道光初年,迁入陕南的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已经达到了60万人之多,同时迁入云南、贵州的川人也不在少数。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材料二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1991年底全面调查统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县(市、区),116个集镇、人口113万、工矿企业1599家、1000余处文物古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库区实际可供移民使用的可垦荒地仅有七万亩。安置移民必须从库区实际情况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在二、三产业中寻求移民安置的出路。对淹没的企业进行搬迁补偿并考虑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同时国家批准三峡库区为“三峡经济开放区”,享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某些特殊政策。移民安置中,应充分考虑为移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并且明确地将致富奔小康作为移民安置的目标。城镇迁建的难度大、周期长,因而城镇搬迁先行,特别是基础设施先搞,有助于及早发挥新城的经济功能。

——摘编自《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三峡工程四川库区移民安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通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四川移民潮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代四川移民相比三峡移民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移民问题的认识。
2024-04-08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尽快恢复四川的社会经济,康熙年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动员各级文武官员捐资迁移四川流民归籍,并予以奖励。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四川流民及外省客民进入四川。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此时入川的外省客民中以湖广(湖北、江西、广西)人为最多,或谓“携家入蜀者不下数十万”。因而民间长期流行着“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此后在雍正到乾隆初的这段时期,闽粤二省几乎每年都有成批的贫苦百姓携伴入川。雍正时,广东省仅潮、惠二府及嘉应州进川人户,一县之中,至少也有千人以上,总计则不下万余。在乾隆八年到十二年的五年间,广东、湖南二省人民,经由贵州前往四川者共二十四万三千多人。自陕西、湖北而往者,更不知有多少。

清代前期移民入川方向与分布(1776年)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长达20余年的反法战争在1815年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与战争联系密切的重工业及军工企业纷纷倒闭;复员的陆海军士兵加入到失业队伍中,失业人数猛增。英国政府终于改变了长期以来防止人口外流的政策,鼓励向海外殖民地移民。殖民地地广人稀,急需大批劳动力弥补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足以发展自身的经济,殖民地敞开大门迎接英国的移民。19世纪英国移民是美国外来移民中一个有着独特经历和贡献的群体。他们拥有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亟需的先进技术和革新理念,并努力将这些技术和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李翠云《19世纪的英国移民与加拿大英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四川移民迁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移民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国内移民和19世纪英国移民的相同点。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未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锐减了约90%,同时黑人奴隶被大量运往美洲。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则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时间185019451945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其中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与15—18世纪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06-28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零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说一说】

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以后欧洲白人继续移入,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后来形成了布尔人,即今天南非的阿非利堪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新航路开辟时期,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大洋洲、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族群的变化。
2023-05-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22-23高二下·广东佛山·期中
10 . 历史上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首先,游牧民族侵入农耕世界后,多多少少把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技术传给了农耕民族。其次,农耕民族相较之下又过于文静柔弱、缺乏活力,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许多农耕民族甚至借鉴了入侵游牧民族的某些技艺,从而使自己更加强大起来。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1559年拉姆西奥的《中国茶》和《航海旅行记》让欧洲人了解到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17世纪初,西方人成批地来到中国,他们将中国茶带到欧洲大陆,很快欧洲人就认可和感受到了茶这种东方饮品的神奇魅力,并从茶叶贸易中找到了巨大商机。早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后把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给西方的一些学者提供了不少研究中国的材料。1718世纪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备至。

——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阐述材料一中“文化交流的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叶在16-18世纪中欧交流中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2023-05-14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6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