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0 道试题
1 . “清朝光绪年间,巴西政府曾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与清朝官员商谈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古巴、秘鲁分别签订《古巴华工条款》和《中秘通商条约》,一些华工到达古巴、秘鲁等地以后,受到当地种植园主的不公正待遇。1879年,巴西总理派遣使节喀拉多来华……并未涉及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这说明清政府对巴西关于华工移民的商谈和要求(  )
A.持非常消极和谨慎的态度B.因应对“三国干涉还辽”无暇顾及
C.提出了提高华工政治地位的条件D.因古巴和秘鲁华工的抵制而拒绝
2 . 欧洲文化能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原住民或者被消灭,或者已被撵走。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例如披在肩上的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日常菜肴中的玉米粽子、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菜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据此可知美洲文化
A.融合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B.完全来自欧洲文化的迁移
C.依旧是印第安文化占主导D.不受干扰自成体系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以英国移民为主建立起来的国家,100多年的移民使英国血统在美国建立时占有最大比重。1815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不久,英国人移民美国的潮流重新开启。第一个浪潮开始于二十年代,并且由于英国的动乱而持续,直至1842年达到顶峰。40年代后期刺激了又一股英国人的移民潮流,并于1854年达到顶峰。第三次,也是数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潮开始于1879年,延续至1893年经济萧条时期。这一时期英国产业工人到美国后几乎没有遇到歧视,很快在东部和西部城镇找到凭他们手艺就业的机会。美国移民委员会一度发现,较之其他移民,英国移民更多地从事他们在国内时期的相应工业。在一些重要产业,如采矿业中,英国工人从事高收入、有技术的工作,出现了煤矿、铁矿等企业中的领班、监工、经理和专家,甚至矿主。

——摘编自王寅《19世纪美国的英国移民研究》

材料二   1982~200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东、中、西三地区差异


资料来源:根据1987年、1990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摘编自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移民潮出现的原因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200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0-10-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以下是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据表格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历史阶段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新技术革命时期
人口 数量 约0.1亿 约6亿 约30亿 60多亿
增长特点 极其缓慢 缓慢 增长加快 先迅猛增长
后缓慢下降

A.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C.各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D.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2020-09-24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2练人口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5 .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映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1)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材料二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其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020-09-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还在交通要塞设立巡检司盘查,如违反路引规定,立即押送官府严惩。明代里甲制明确规定:“凡民邻里,互相知丁,互知务业,俱在里甲。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焉。甲下或有他郡流徒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复业。”清承曩明制,规定:“每户给印信纸牌一张,上写户主姓名,丁男口数,外出注明所往,入则注其所来,月底令保正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门牌揭于每户门上,以便勾稽人口动静。”

——摘编《中国古代的人口流动制度》

材料二   美国人口信息统计有两大系统:生命登记制度和社会安全号制度。后者记录迁移、居住、纳税等信息,政府部门可通过该系统查询个人纳税和医疗登记情况,实现对流动人口的信息追踪和服务管理。社会安全号既承载着个人税收、福利、信用等信息,也承载着迁移流动信息,通过“福利引导、责权统一”原则,引导流动人口主动接受管理。在蔓国,公民要完全进入迁入地的社会权利体系需满足一些条件:如有些州规定居住不满一年的大学生,需支付高等教育学费;在迁入州内具有固定居所等。巴黎在市区比郊区征收更多的“建筑用地税”,首尔通过对大型建筑物征收“人口过密税”来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英国法律规定了最低的人均居住面积,政府只需控制房屋建筑总面积就能达到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

——摘编《流动人口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平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控制人口流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明清时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流动人口管理的差异。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对外殖民掠夺,建立广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移民殖民地,1846—1850年英国每年向殖民地移民19.9万人。工业革命的进行,物质财富增加,失地农民愿意到工厂工作,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但曼彻斯特及附近的一些小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原来漂亮的红砖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成为严重社会问题。英国议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环境调查,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政治、经济结构及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转化,近代中国各地灾荒、战乱频繁使得农村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据《农情报告》1915年的调查资料,全村农民以城市为迁徙目标的占总数的59.1%,从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被迫的、盲目的,具有流亡性质,大量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谋生手段就非常混乱。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南通纺织等一系列专科学校,为乡村流民培养谋生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一是近50万人的边疆生产建设兵团;二是近400万人的三线建设移民;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四是出国潮,佑计也有几百万人的。

——摘编自管龙陵《近现代中国城乡人口的变化与谋生手段》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中国在近代移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上有何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移民的特点,并简析影响中国近现代移民的主要因素。
2020-09-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人口流动是重要的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凡擅自变更住所之人,都应被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1795年和1846年的贫民迁移法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劳动力迁徙的限制。

——丰华琴:《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济贫政策与人口迁移运动》


2)材料二中英国人口管理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背景?

材料三: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间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迁至城镇做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292900
1850-18797215498
1880-1911156011838

3)据材料三,概括近百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
2020-08-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0-08-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表,完成问题。
时间迁移方向规模及分布
17—19世纪中叶以东南亚为主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约在150万人左右。有极少数中国人移居北美、非洲和印度等地,几乎可忽略不计。
1850—1920广布亚洲、美洲、非洲和
澳洲各地
世界各地华人总数约四五百万人。朝鲜、日本各约1万人,北美、澳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华侨约有40多万。东南亚华人约占全球华人总数90%。
1920—1930以东南亚为主仅从厦门、汕头、香港出洋的移民就有550余万人。20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及其属地均实行排华政策,限制华人入境。美洲等地华侨数量减少。
………………
1950—20世纪70年代——海外移民大潮中断,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人口数量增长主要源于当地华人人口的自然增长。
20世纪80年代
以来
几乎遍及全球各大洲的各个国家至2008年,中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移民超过1000万。其中,来自大陆约800多万。前往发达国家的中国新移民近700万,前往发展中国家的300多万。

——据庄国土《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化》编制


结合所学,在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几个信息,从“中国与世界”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8-0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41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与多元文化C卷-选必3-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