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

时间

1500~1850

1850~1945

1945~2000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三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据估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1850年到187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

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解除海禁招徕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

——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
2 . 移民是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综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民族渐进时期(16071689年)民族急进时期(16891763年)民族跃进时期(17631776年)。从1607年至1776年仅170年左右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其速度之快在世界各民族的形成史上是罕见的。

——摘编自张玲蓉《移民:美国历史发展的动力》

材料三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外来移民不仅支持林肯当选总统,而且还推动林肯政府尽快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外来移民在革命中起了生力军的作用,黑人移民及其后裔是赢得内战胜利的关键,整个内战共25万黑人参加了大小450次战斗,“以他们的血,折碎的骨头和撕碎了的尸体”、“铺下一条红色的道路”。

——摘编自张玲蓉《移民:美国历史发展的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中期美洲移民的主要来源,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历史文献及美国独立战争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影响。
2022-05-3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下南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当时,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

——摘编自张军《中国近代的移民文化》

材料二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年、1995年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我国迁移人口规模在19821987年为3053.3万,19851990年为3412.8万,19901995年为3642.6万。19851990年和19901995年的迁移人口分别相当于1990年、1995年全国总人口的3.01%和3.02%,其中暂住人口分别和当于全国总人口的1.9%和2.4%。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在1982年约3000万人,1985年约4000万,据1992年“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首次调查”结果推测为9360万。1995年的流动人口规模推测为8000万,其中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有4400万,跨省流动的约3000万。

——摘编自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人“下南洋”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特点及社会背景。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规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贸易”。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

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与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主题,任举两例来谈谈你对“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22.95.45亿
1750年19.213.11.630.97.28亿
1850年22.78.15.135.111.71亿
1900年24.97.49.024.916.08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6 . 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材料一   世界白银流向图


   

材料二   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

时间地区中国印度欧洲非洲哈拉以南拉丁美洲全球
14007074526036425
16001101458910410545
1800330180629219900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15—18C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7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材料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移民寻找出路的。铁路和汽船有效地将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种迫害更是进一步迁移,正如爱尔兰的土豆饥荒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那样。这种种因素合在一起,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19世纪20年代,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从世界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规模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的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完全是针对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西伯利亚、南非除外的英国自治领和南北美洲在种族几乎完全欧化。虽然拉丁美洲的印第安居民设法活了下来,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763年以来欧洲移民的主要趋势,简要分析欧洲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影响。
2022-07-3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口变动受社会、经济、人口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1800年地区人口(单位:百万)

地区/时间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中国

70

110

330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摘自美国埃德蒙、杜恩等的《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8.25

13.5

21

27.5

5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地理大发现”后不同地区人口发生的变化,并任选两个不同类型的地区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种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中国欧洲非洲美洲
165022.918.318.32.4
175030.919.213.11.6
185035.122.78.15.1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变化的主要史实,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022-08-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的变化

材料 欧洲、非洲和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16.08亿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根据材料指出三个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率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