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企业在进入伊斯兰教国家时,会按照当地风俗供应特定产品;可口可乐根据中国十二生肖等文化特色,推出生肖产品,迅速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A.跨国公司逐渐弥合文化分歧B.文化心理影响市场行为
C.地方特色文化阻碍生产经营D.国际分工承载文化交流
2024-04-3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从中国厦门进口茶叶。1658923日,英国《信使政报》刊登了第一个茶叶广告。18346月,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委员会秘书乔治·戈登,受委派前往中国执行盗窃茶树茶籽任务。1848185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茶叶大盗——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多次进入中国,窃取了中国的种茶技术、制茶技术。19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大量种植茶树,并引入机械加工。到1888年,英国人已经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导者。

——摘编自刘勇《中国茶叶与近代欧洲》

材料二   17世纪末,珍贵稀少的中国茶在英国属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1663年,英国政治家和诗人埃德蒙·沃勒发布《饮茶皇后之歌》,是英国的第一首茶诗。在18世纪的英国,民主、饮茶、咖啡馆是三位一体的东西……有茶水供应的咖啡馆成了公众的讨论地点,在那里既能闻到茶水的芬香,又可听到丰富多彩的演说。18世纪中期,茶、面包和黄油成了英国人早餐的“标配”。18世纪后期,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而走进英国民众的生活。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茶叶成为英国人的国民级饮料。自1860年开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每年召开近万人的皇家传统茶宴,将英国饮茶文化及下午茶风俗推至普及。英国大肆渲染茶叶的保健和医疗功能,饮茶之风盛行,中国的饮茶瓷器流行,并出现了诸多关于茶的文章,丰富了英国文学。

——摘编自《人类茶简史》

(1)依据材料一、二,简述中国茶在英国传播的历程。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茶对近代英国社会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后终于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发展、一帆风顺。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的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个17世纪,荷兰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茶叶经销商。荷兰除满足本国的茶叶消费外,还将茶叶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的茶叶供应中心。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跨国公司,它掌握着中国茶叶贸易的专卖权,操纵着茶叶买卖,限制茶叶输入英国的数量,控制着茶叶价格,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茶叶贸易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年达到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从1717年开始,在英国对清朝的贸易中,茶叶已经开始代替丝成为贸易中的主要货品,人们将18世纪称为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

17世纪中叶,英国进口的大多是绿茶,到18世纪末,红茶的销量超过了绿茶。茶叶引发了英国的饮料革命,使英国人放弃咖啡而变成嗜好饮茶。饮茶的流行逐渐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受印度人饮茶习惯的影响,英国人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茶叶在英国的流行促使人们使用中国的瓷器茶具。近代西方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正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渠道。

——摘编自武斌《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茶叶贸易所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并分别给予说明。(要求:概括至少两条历史现象)
2024-02-24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中西间贸易往来频繁。当时欧洲的紧身胸衣、裙撑和束腰等设计元素被引入中国,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时尚追求。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奇异的丝绸、织锦等纺织品和绣花等工艺近乎狂热的好奇和热衷。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唕叽面料的服装。真丝面料制成的华托裙,也常常出现在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是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法国还设立了一些中国舞场、中国娱乐剧院等。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妆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

——摘编自陈霞、李遵《西方镜像中的中国风纺织与服装艺术考》等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放开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进一步为近代纺织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中国传统服饰的质料比较单一,主要有土布、丝绸、皮毛等。进入20世纪之后,新军的服饰被大量的绿营城防官兵模仿,通商口岸的少年纷纷模仿出洋归国的留学生穿着洋装,新政以来军、警、学界易服的举动,导致了服制材料发生了剧变。西式服饰主要用洋布、呢革,国内既不能生产也不会缝制,只得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西式服饰价格昂贵,而且随着易服的进行,导致国内洋货一时泛滥,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纺织业。殆至民国成立之后,这种混乱的局面依旧没有根本的改变。当时的有识之士无不担忧地指出: “自政府改装以来,风气所趋,官民竞用外货,以致绸缎废弃,工商歇业。资本日益消耗,劳动者多有流亡,为他人开绝大之道场。”

——摘编自李超《清末民初服饰变革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外服饰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欧洲“中国风”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洋装传入的影响。
6 . 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万里茶道(     
A.推动了日耳曼人不断向西迁徙B.与“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一致
C.便利了中俄间的物质文化交流D.依托于明王朝的朝贡贸易体制
2024-01-20更新 | 7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瑞典卓宁霍姆宫的中国宫外观设计和精美的内饰图,它于1766年建造,并于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宫顶仿中国宫殿,宫内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是18世纪自凡尔赛宫得到灵感的北欧王家居所的最佳样本。该建筑(     

A.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成果之一B.是十八世纪欧洲建筑风尚的代表
C.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于世D.体现了文化遗产遵循的保护原则
8 . 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式茶文化。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非常讲究,幽雅舒适的环境、丰盛的点心、高档的茶具以及悠扬的古典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     
A.政治变革助推了文化的认同与创新
B.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C.英式茶文化体现出含蓄内敛的西方哲学
D.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9 .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语言文字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字的传入和广泛使用,对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建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倘若没有汉字的影响,东亚必然不会成为世界文明中如此独特的一个整体。”

——摘编自李铭娜、武振玉《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衰退与重建——以汉字的地位变迁为视角》

材料二明清之际,有别于拉丁字母的方块字引起了西欧人的广泛兴趣。他们创造了汉字记忆术等独特方法,还编写了很多汉语教材,如《西国记法》《通用汉言之法》等,由此逐步了解中国,学习和研究悠久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严靓雯《明清时期来华西方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材料三以下为近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

德律风(电话,英语)、咖啡(英语)、马达(英语)、逻辑(英语)、芭蕾(法语)、苏维埃(俄语)、主义(日本改动汉字原意,音译英文后缀—ism)、社会(日本改动汉字原意,翻译英文society)、吨(日本用自创汉字音译英语)

(1)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字的传播对东亚文化的建构发展的影响,分析汉语引起西方人广泛兴趣的原因。
(2)据材料三,提取一项有关近代汉语外来词引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目录摘编。

22章跨文化交流(1000-1500
一、远距离贸易和旅行
远距离贸易的类型
政治和外交旅行
传教活动
二、危机和复兴
腺鼠疫
中国的复苏:明朝
西欧的复兴:国家建设
西欧的复兴:文艺复兴
三、探险与殖民
中国人对印度洋盆地的勘察
欧洲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探险
作者为何以“跨文化交流”作为本章的标题?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2023-07-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