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7~18世纪,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大,英国社会出现了下午饮茶并配以少量进食的做法。至19世纪,该做法逐渐演变为讲究社会礼仪的“下午茶”:女士身着飘逸的茶袍、男士身着燕尾服;并有成套配器:茶壶、滤匙、小碟、茶杯、茶叶罐、糖罐、奶盅、三层点心盘与茶匙、个人点心盘与沙漏、茶刀以及夹子等。该材料可用来说明(     
A.贸易扩大推动社会消费升级B.茶叶贸易加速茶文化大众化转型
C.英国的社会方式日益东方化D.文化伴随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2 . 19世纪30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的鼎盛时期。“外销画”是近代由中国画师采用西洋绘画技法批量绘制、专供输出国外市场的美术作品。画师大多受过传统中国画训练,简单掌握西洋画技法,在创作时会很自然地会加入中国画技法。由此可知,“外销画”(     
A.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B.反映了中华文化影响西方艺术发展
C.是当时中西方商业贸易的产物D.丰富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
3 . 日本索尼公司的一则广告主角是佛祖释迦牟尼,其闭目入定不久却凡心萌动,睁开双眼后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出现字幕“索尼,让佛祖心动”。这则广告创意高明巧妙,但却招致泰国政府外交抗议。上述材料反映出(     
A.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流B.广告文化蕴含着殖民主义
C.宗教应当积极努力适应时代变化D.文明具有稳定性和内涵性
4 . 18世纪,西方学者利奇温曾说过:“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洛可可时代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不是通过文字得来的,而是通过瓷器的淡雅纤细。”由此可见,当时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B.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
C.资本主义文化引领时尚D.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22-06-05更新 | 49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保罗·波烈(右图)是时装界的幻想主义者,但他的幻想持续影响至今。他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他为它命名“孔子”。以后又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关于他设计的服饰,说法错误的是(  )
A.受俄国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B.受亚洲文化的影响
C.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D.使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
6 . 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D.西方文化对上海产生影响
2021-03-12更新 | 9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