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出现
C.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和延伸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2023-03-24更新 | 113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3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重新思考、审视并编写人类的历史。有学者明确指出新世界史的主题有5种,即跨文化贸易、物种传播与交流、文化交往与碰撞、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以及移民与离散族群。与这一编写方式有密切关系的是(     
A.文化多样化B.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多极化
4 .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们纷纷仿效路易十四,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英国的王公大臣和上层社会的贵族等也莫不如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
2022-08-09更新 | 912次组卷 | 13卷引用: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选必3-素养限时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2年11月11日,天津《大公报》撰文指出“诚能多编戏曲以代演说,不但民智可开,而且民隐上达”,故所谓“开化之术”唯有“编戏曲”。这表明《大公报》(     
A.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B.呼吁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C.反对激进的革命思想D.倡导京剧实行内容革新
6 . 18世纪欧洲开始烧制瓷器,其图案最初是以华瓷为范本,德国梅森瓷器的“蓝洋葱”图案是对中国“福寿双全的桃子和代代绵延的石榴花纹”的误解。据此可知(     
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近代工业发展B.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西方用本上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解读
7 .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关于人类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与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和满足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得到印证。其表现在
A.经贸往来促进了世界和平B.文化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
C.生产的国际分工愈发细密D.经济一体化日益受到重视
2022-05-23更新 | 2008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这一变化
A.标志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
2022-05-13更新 | 1694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业重工业占主导B.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D.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
2022-04-18更新 | 1096次组卷 | 17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
10 . 据英国官方统计,1909年前后,西藏每年可用于交换外地商品的羊毛总量约在8万蒙德(印度重量单位,1蒙德折合82.28磅)左右,其中的4万蒙德由输入中国内地各省改为出口印度,到西藏解放之前,整个西藏茶叶市场都基本被印度茶叶所覆盖。这一现象
A.说明中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B.体现出英国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削弱了西藏与内地的交往和联系
D.加剧了西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2022-04-15更新 | 144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