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曾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风云第一人”,其评判标准是“由谁缩小了地球为原则”。这一评价主要基于成吉思汗(     
A.发动了漠北统一战争B.建立了强盛大蒙古国
C.完成了统一全国大业D.发动第一次西征战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与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共振起伏、互动互进、休戚相关的。从方式与途径的视角而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既有牧歌式的和平交往,如人群迁徙、商业往来等;也有暴力性的碰撞冲突,如刀光剑影的战争往往使人类文化面临断裂、毁坏等危机,同时这种暴力冲实在客观上也为不同文化碰撞和调适提供了历史契机。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

根据以上材料提取有关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       
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信实娱乐公司总经理)阿密特·卡纳说:“我们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扮演一个核心角色,我们相信全球市场,我们要推广印度的价值观。我们要在美国本土对抗好菜坞,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摘编自【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材料二   面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烈后果,人类又一次反思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自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独立后印度社会精英“推广的印度价值观”,并概述阿密特·卡纳的其他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围绕“战争与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猎狮是一项起源于西亚的贵族传统活动,“帝王猎狮图”也是西亚一种常见的传统艺术创作主题。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后,举行了几场大型狩猎活动,而他手持马其顿长矛与雄狮搏斗的英勇场景也被创作成了各种画像(如图),供人敬仰。这可以用于说明(     

   

《亚历山大猎狮图》马赛克镶嵌画
A.狩猎运动符合帝国武力扩展需要B.狩猎运动在帝国境内得到普及推广
C.统治者以猎狮文化强化自身权威D.统治者的爱好左右艺术创作发展
2023-05-26更新 | 70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次寒冷期。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一场“大雨雪”导致“泥途尽冰,都民寒饿,死者甚众”。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材料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气候与历史”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25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一)历史试题
7 . 埃及出土了许多覆盖在木乃伊脸部的人物肖像。这些肖像形态不一,极具个性,与埃及画像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人物的外形和服饰多为希腊罗马式,装饰图案既有埃及的神灵,也有希腊罗马人喜爱的橄榄花冠、玫瑰花等。这些肖像说明(     
A.希腊罗马的先进文明征服了埃及B.武力扩张推动了文明的迅速传播
C.文化交融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D.文化侵略泯灭了埃及文化的特色
2023-05-24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埃及纸草文献中的内容,其中记载了一对父子的埃及名字被希腊名字取代的过程。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119年儿子使用希腊和埃及双名,其父仅用埃及名字:马隆,又名奈克察弗提斯,派托西里斯之子
公元前118年马隆提到本人和父亲名字的改变:狄奥尼修斯之子马隆,过去名叫派托西里斯之子奈克察弗提斯
公元前116年父子均用双名:马隆,派托西里斯即狄奥尼修斯之子,又名奈克察弗提斯
公元前115—前101年父子均只用希腊名字:狄奥尼修斯之子马隆
A.文化交融掩盖民族矛盾B.文明多样性的增强
C.族群身份认同的复杂性D.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9 . 如图是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来自于巴克特里亚王国(今阿富汗地区)。其形制和我们现在所见的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佛教造像不同,带着浓郁的希腊风格。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出现是(     
A.宗教信仰改变的结果B.佛教传入西方的见证
C.亚历山大东征的产物D.丝绸之路开辟的成果
10 . 帝国

材料一 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世界原本有多样的货币体系和类型,后来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

上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贵霜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

材料二       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

阿拉伯帝国简史                                                                 

       
7世纪
阿拉伯国家形成       
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9——13世纪帝国被划分为若干行省,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管理
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灭亡

英帝国简史

16——17世纪初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建立东印度公司
17——18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阿拉伯帝国和英帝国兴衰历程的差异。
2023-05-08更新 | 59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