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信实娱乐公司总经理)阿密特·卡纳说:“我们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扮演一个核心角色,我们相信全球市场,我们要推广印度的价值观。我们要在美国本土对抗好菜坞,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摘编自【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材料二   面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烈后果,人类又一次反思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自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独立后印度社会精英“推广的印度价值观”,并概述阿密特·卡纳的其他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围绕“战争与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4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抵达北京当晚,马克龙出席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强调人文交流在两国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宣布一系列新的文化交流项目。马克龙为开幕式揭幕并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两国将迎来建交60周年的重要时刻,今明两年,双方将陆续举办众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包括凡尔赛宫和故宫将共同组织展览。他表示法方有充分意愿,在恢复此前受疫情影响的人文交流基础上,创造更多新的合作项目,内容涵盖舞蹈、文学、电影、音乐以及沉浸式的数字创作等领域,以不断增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4-06

材料二

开始时间

指挥者

蒙古进军路线

典型事件描述

1219

成吉思汗

攻灭花刺子模、经里海、黑海沿岸,攻入克里米亚半岛。

(蒙古军所到之处)一个繁荣的呼罗珊变成一片荒芜,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

1235

拔都等(长子西征)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巴尔干半岛。

蒙古人开始使用的多种火器的威力,更具破坏性……由于火炮的大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1252

旭烈兀

经中亚,攻占巴格达,抵达巴勒斯坦。

1278年蒙古派遣列班·扫马出访拜占庭帝国、罗马教廷和法国。

——参考【法】德阿·托隆著,宝音布格历译《蒙古远征记》

材料三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持续数十年,这一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现象,完全打碎了法国的“旧制度”,重新构建了法国的社会结构。同时,把“民族”这一本无多少政治含义的概念与资产阶级民主和国家主权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用民族国家取代封建国家,用民族利益取代王朝利益……不仅是法国,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化都得以重构……俄国和俄国占领下的波兰,以及仍然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都出现了追求民主或独立的革命。

——整理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17—20世纪)服饰变化为例说明中法“文明的交流”,指出商品的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影响。
(2)参考材料二、三,围绕“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5-2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战争促进地域文化的演变和重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中新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名称,并指出亚历山大哪些措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
2023-05-1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发展浪潮下,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进行文化的选择和重构。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 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 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 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 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 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埃及的历史大概经历了法老时代、希腊化时代、罗马时代、科普特插曲、伊斯兰时代、近代埃及、 民族独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不同民族的统治之中。埃及地区的各民族之间关系 紧密,这与埃及的历史轨迹、文化交融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整理自《埃及经贸文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战争带来的欧洲政治文化重构,并结合史实谈谈如何理解划线 句子中“拿破仑广泛传播了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你熟悉的埃及时代,以“埃及对本土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明的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的解读:一段史话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

——摘编自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历史的透视: 两幅版画

版画一《去掉面具的暴君》 版画二 《随风而逝》

如何看待拿破仑是法国历史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他的形象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派别不同,给出的解释也不同。这两幅画创作于1814年,版画一中拿破仑被动物化成一头野心勃勃的狮子,保王党人揭露其真面目,为将他合法消灭铺路。版画二中拿破仑正在给罗马王(拿破仑儿子)吹泡泡(最大的泡泡写着伟大的帝国,其它泡泡上写着荷兰、西班牙、那不勒斯、罗马、波兰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2)你怎么看待拿破仑?请选择任一版画或自选一个角度,并运用具体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予以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下图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后被炸毁。


材料三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到东方,把东方文化带到西方,一种混有希腊和东方的文明诞生了。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了一条“文明地带”?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
7 . 东西方文化以多种途径进行着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一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材料三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东征时,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1)根据所学,指出丝绸之路开辟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列举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上其他的重要商路。
(2)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唐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结合所学,简述亚历山大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文化策略。
2022-12-0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无比广大……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被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所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摘编自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战争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侵略而并肩作战,这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它们已无力阻止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举出两个中西交流的例子说明“旅行变得安全了”。根据材料一,分析蒙古西征是如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
(2)指出材料二“革命原理”的内涵。如何理解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帝国主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的原因,并指出二战中得到进一步确立的、对殖民主义造成致命打击的政治理论。
2022-09-29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简述大秦的社会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14—1991》,把1914—199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后就是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两幅图片的提示信息,说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的史实依据,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其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2020-10-14更新 | 1383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