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   文化是民族关系和冲突的决定因素,也是乌克兰危机的核心。这次的乌克兰危机,内部原因应该是主要因素。乌克兰独立以后,以西乌克兰为代表的民族情绪一直在发展。东西乌克兰以第聂伯河为分界线,第聂伯河以东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更多;第聂伯河以西,即西乌克兰在文化、语言、历史等方面同东乌克兰的差异相当大,在文化和政治上是亲欧洲的。特别是西乌克兰的西部,直到二战时期才加入苏联,并没有真正融入俄罗斯,对俄罗斯文化也缺乏认同感。在民族关系和冲突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并不是政治因素,也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西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缺乏认同感,在文化和政治上要求加入欧盟的情绪特别强烈,乌克兰独立后的20多年来,西乌克兰人已经闹过几次入欧的高潮。

材料二   “政治素人”泽连斯基以超高票数当选乌克兰新一任总统,显示了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希望新兴力量出现改变现状。在欧盟国家的帮助下,泽连斯基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中央权力下放、反腐败、国有资产私有化和修订银行法等。然而,泽连斯基与寡头有着密切联系,难以根除寡头对政治的干预,也无法治理腐败问题,执政后支持率逐渐下跌。

材料三   由于受到了西方的深度渗透,乌克兰现在更像是西方的附庸,甚至是某一个西方强国的“卫星国”。毫无疑问,这样的比喻虽然过于露骨,但也将乌克兰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毫不遮掩地暴露在了世人面前。之前,俄乌两国一度出现了签署和平协议,暂停当前军事冲突的曙光。可谁知没过几天,局势便急转直下,乌克兰一改此前愿意保持中立的态度,擅自更改了谈判协议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叫嚣,要与俄罗斯对阵到底,前后反差之大,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从乌克兰的悲剧性事件中可以看出,独立自主的执政理念和能力对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和宝贵,幸运的民族国家在于有一个具备这样理念和能力的执政精英。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材料四   10世纪中期,基辅罗斯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进行贸易,在政治和经济上,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一些新词汇也进入到俄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修道士、哲学、逻辑性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厥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的与游牧生活有关,如长袍、托运队,有的与国家架构、贸易相关,如国库、商队、可汗。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亲自前往西欧学习,随之而来的词汇包括司令部、港口、船舱、船舵等。19世纪,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法语成为俄国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大量法语词汇融进了俄语中。其中有的属于生活领域,如长沙发、衣帽间;有的属于艺术领域,如演员、芭蕾;还有政治、法律及军事名词,如行政区、议会、仲裁、侵犯版权、军队。

——摘编自王晓华《俄语外来词的多维度研究》等


(1)阅读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乌克兰危机的教训。
(2)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语在吸收外来词上表现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3-06-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无比广大……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被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所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摘编自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战争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侵略而并肩作战,这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它们已无力阻止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举出两个中西交流的例子说明“旅行变得安全了”。根据材料一,分析蒙古西征是如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
(2)指出材料二“革命原理”的内涵。如何理解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帝国主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的原因,并指出二战中得到进一步确立的、对殖民主义造成致命打击的政治理论。
2022-09-29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行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拿破仑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促使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然而,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一点极为重要,是后来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没有蒙古西征对欧洲教皇和封建的沉重打击,欧洲社会很难跨入文艺复兴。13世纪蒙古西征,14世纪就开始文艺复兴,两者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

材料三 如何评价拿破仑战争及其帝国?围绕这一问题,将近2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与各式人等可谓做足了文章。其中,既有人用最动听的言辞赞美他,也有人用最恶毒的语言诋毁他。具体地说,拿破仑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过程中,实则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的性质和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蒙古西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既是解放者又是侵略者。并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战争征服与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1-04-2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