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美国已诞生了早期的媒体,并逐渐成为革命者们的斗争武器,甚至《独立宣言》也是通过《宾夕法尼亚邮报》才得以广泛流传。独立后,美国国父之一的杰斐逊曾说:“如果让我来决定我们应该拥有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无政府的报纸,那我将一刻也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此时媒体多为党派斗争的工具。19世纪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众多便宜的“便士报”,并宣称“报纸将永远为争取进步和改革而战斗”“绝不从属于任何党派”等。从19世纪中后期以揭露政府黑幕为己任的“扒粪运动”到冷战中的“水门事件”,媒体最终发展成为美国的“第四权”。

(注:水门事件是1972年共和党尼克松竞选团队成员潜入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机密文件时被捕,经媒体披露和发酵,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美国“第四权”出现了明显异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除少部分媒体如福克斯新闻频道及《华尔街日报》等具有一定保守色彩外,多数媒体如ABC、CBS、CNN等广播新闻及有线电视新闻和《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报纸杂志,则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并伪造过“特朗普高高在上,低着头蔑视地看着一个痛哭流涕的移民小孩”的照片以攻击其移民政策。而保守主义面对自由派高举的“政治正确”旗帜也予以强烈攻击,如称“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是“打、砸、抢、折”的运动,严重破坏法治,歪曲美国历史。这些现象导致美国主流媒体的信任度持续下降,正如报告《真相凋零》中所言,新一轮“真相凋零”的浪潮正在极大地冲击着美国新闻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栋栋郑易平《美国“第四权”的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第四权”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美国“第四权”异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后果。
2024-06-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早期的书籍书写材料都是比较笨重的,都不利于传输,特别是远距离传递。从中原往西,丝绸之路上也出土过一些早期的书籍,比如1956年甘肃武威东汉墓出土的《仪礼》木简,这些木简为松木制成,尺寸颇长,因此如果在古代的车子上运载的话,极易折断……纸传入中亚,被佛教徒使用之后,可以抄写、传播更大篇幅的佛典。

——摘编自荣新江《纸对丝路文明交往的意义》

材料二   秦汉时期,户籍等各类基础帐簿只能在乡制作。但乡吏介于官、民之间的政治身份以及鱼肉百姓的行为,向来为统治者所诟病,皇帝也因朝廷不掌握基础帐簿,无法遏制地方上计的严重造假。纸张代替简册后,基础帐簿上移至县廷制作,基层事务由县令统揽,帐簿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

——摘编自张荣强《简纸更替与中国古代基层统治重心的上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纸张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类型,并简要概括纸张的优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影响
3 . 两宋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远多于同时期的浙江。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等四大书院闻名于世,其中白鹭洲书院更是在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一届科举考试中出了状元文天祥和40名进士。由此可知,宋朝时江西(     
A.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中心B.思想活跃推动文教兴盛
C.文化教育水平领先全国D.科举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2024-04-08更新 | 40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称书店为书肆,兼具卖书与刻书两种职能。东汉时期,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都城洛阳的书肆日渐增多,图书复制主要依靠手抄传承。唐朝时期,图书业“写本时代”达到黄金时期,同时,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刻书的内容以民间需要的日历、医书、韵书等为主。书肆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规模较大的,书肆中心。

宋朝时期,书肆主人以刻印书籍为职业,以图书流通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拥有许多写工、刻工和印工,且不断创新。宋代严格控制书籍出口,但是屡禁不止,辽、夏、金也因此翻译与翻印了大量汉文书籍。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诸多书肆为了营利目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印刷当时畅销图书,图书装帧华丽、刊印数量较大,特别是文学类图书,以翻刻宋版文集为时尚元素,各种各样的文学选本大量刊印发行。

——摘编自袁红军《古代书肆发展考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角度概括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建成的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     
A.被视作首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
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
2024-02-21更新 | 59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坏消息是,写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像它表面上那样写实,而是往往缺乏现实,它不仅没有反映社会事实,反而对其进行了歪曲。因此,历史学家如果不考虑画家或摄影师的各种动机(更不用说他们的赞助者和客户的动机),就有可能被严重误导。然而,让我们回到好消息上。歪曲现实的过程本身也成为许多历史学家研究的现象,为如心态、意识形态和特质等提供了证据。物质的或表面的形象,为自我或他者的精神或隐喻的“形象”提供了极好的证据。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

材料二:如同最精良的电脑无法取代人脑一样,无论多么精当的影像史料也不可能完全颊覆、遮蔽纸质文本的价值,只是在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有价值的内容,无法设想历史学家敢终会成为影像作品的制造者。纸质文本与影像史料之间是相互弥补、相互支持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张晓校《影像史料重塑史学叙事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写实的艺术作品可能“歪曲”社会现实的原因,并概括这种“歪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结合影像史料与纸质文本史料的特点,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2024-0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卖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阅读革命”兴起的背景。
8 . 1929年,闽南国术团前往新加城、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出,华侨陈嘉庚为其赠送对联:“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我武维扬;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这体现了(     
A.统一战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华侨成为救亡运动主体
C.体育精神内涵折射时代特征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023-09-02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很早就形成了收藏并欣赏前人遗物的思想。或出于对先人成就的崇拜,或出于强烈的宗教热情。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人考古的兴趣逐渐由挖宝转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包括对建筑遗址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开始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视作文化遗产。雨果在《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中强烈呼吁国家将历史建筑等视为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并立法保护。1830年,法国任命了第一位历史建筑监察官,1837年成立全国性历史文物委员会,1840年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与保护。此后,英、德、意等国都通过了相关法律并公布了国家古迹。

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对缔约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清晰地界定,要求每个缔约国都应该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本国的文化遗产,必要时可以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摘编自王新文等《回到原点的追问:试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变化的原因。
2023-06-13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卢浮宫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随后成立公共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至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由此可知,卢浮宫的发展(     
A.利于共和国的建立B.体现了追求自由的风气
C.呈现平民化的趋势D.提升了国民的专业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