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远多于同时期的浙江。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等四大书院闻名于世,其中白鹭洲书院更是在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一届科举考试中出了状元文天祥和40名进士。由此可知,宋朝时江西(     
A.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中心B.思想活跃推动文教兴盛
C.文化教育水平领先全国D.科举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2024-04-08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称书店为书肆,兼具卖书与刻书两种职能。东汉时期,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都城洛阳的书肆日渐增多,图书复制主要依靠手抄传承。唐朝时期,图书业“写本时代”达到黄金时期,同时,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刻书的内容以民间需要的日历、医书、韵书等为主。书肆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规模较大的,书肆中心。

宋朝时期,书肆主人以刻印书籍为职业,以图书流通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拥有许多写工、刻工和印工,且不断创新。宋代严格控制书籍出口,但是屡禁不止,辽、夏、金也因此翻译与翻印了大量汉文书籍。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诸多书肆为了营利目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印刷当时畅销图书,图书装帧华丽、刊印数量较大,特别是文学类图书,以翻刻宋版文集为时尚元素,各种各样的文学选本大量刊印发行。

——摘编自袁红军《古代书肆发展考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角度概括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意义。
3 . 18世纪建成的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     
A.被视作首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
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坏消息是,写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像它表面上那样写实,而是往往缺乏现实,它不仅没有反映社会事实,反而对其进行了歪曲。因此,历史学家如果不考虑画家或摄影师的各种动机(更不用说他们的赞助者和客户的动机),就有可能被严重误导。然而,让我们回到好消息上。歪曲现实的过程本身也成为许多历史学家研究的现象,为如心态、意识形态和特质等提供了证据。物质的或表面的形象,为自我或他者的精神或隐喻的“形象”提供了极好的证据。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

材料二:如同最精良的电脑无法取代人脑一样,无论多么精当的影像史料也不可能完全颊覆、遮蔽纸质文本的价值,只是在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有价值的内容,无法设想历史学家敢终会成为影像作品的制造者。纸质文本与影像史料之间是相互弥补、相互支持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张晓校《影像史料重塑史学叙事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写实的艺术作品可能“歪曲”社会现实的原因,并概括这种“歪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结合影像史料与纸质文本史料的特点,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2024-0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9年,闽南国术团前往新加城、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出,华侨陈嘉庚为其赠送对联:“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我武维扬;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这体现了(     
A.统一战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华侨成为救亡运动主体
C.体育精神内涵折射时代特征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023-09-0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很早就形成了收藏并欣赏前人遗物的思想。或出于对先人成就的崇拜,或出于强烈的宗教热情。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人考古的兴趣逐渐由挖宝转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包括对建筑遗址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开始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视作文化遗产。雨果在《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中强烈呼吁国家将历史建筑等视为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并立法保护。1830年,法国任命了第一位历史建筑监察官,1837年成立全国性历史文物委员会,1840年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与保护。此后,英、德、意等国都通过了相关法律并公布了国家古迹。

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对缔约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清晰地界定,要求每个缔约国都应该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本国的文化遗产,必要时可以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摘编自王新文等《回到原点的追问:试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变化的原因。
2023-06-13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280年左右,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建成亚历山大博物馆。博物馆的资金主要源于国王和政府拨款,用于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活动,并出版了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建成有利于(     
A.古希腊文化的传承B.自然遗产的保护
C.分科教育逐步推行D.印刷技术的改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写道:“国初(宋初)…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士无求学之所和教学资金的严重匮乏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仍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官府找款和民间捐赠下,书院得以建立并运转。两宋期间,书院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所授内容多为《诗《书》易》等儒家经典,到了南宋时期则侧重应举训练。书院是知识分子求学之所,也是官府养士人之场地,因此书院多聘请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名师讲学问道,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书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一摘编自陈祥《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书院开始由原先的山林推向城市,深入民间社会。据统计,明代有1962所,清代书院有4365所,几乎遍及各府、州。这一时期的书院以其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几乎完全取代官学,并肩负起藏书、祭祀的任务。秉持着“人皆可以尧舜”的理念,书院多采用门户开放讲学,力求用通俗之言,以伦理纲常解决民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这一时期的书院发扬了私学的“有教无类”的精神,不仅教师来去自由,学生也不受年龄、出身、学历的限制。王守仁等人提出书院教学重在“人才培养”,以矫正“追名逐利”的不良心态;清朝时期以颜元为首的学者更是认为一所好学校应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为己任,教学以教授生徒训法、天文、地理为主要内容,而非科举内容。

——摘编自党亭军《明清书院救学特点的演变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书院教育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作用。
2022-11-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2022-10-27更新 | 3051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到陕西西安市视察时,对文博系统的同志说:“我到哪个地方,都爱看这些东西,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可以了解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表明文物保护(       
A.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内容B.对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C.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能够系统揭示历史本来面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