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一项网络调查表明,有七成网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有超过八成的网民家庭起名时不再遵守辈分,甚至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这一调查在《人民论坛》杂志引发一场关于“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大讨论,下面为其中的两种观点。

夏学銮认为:“家族观念”被“冷落”有何不可。家族观念可能是某些家族组织的粘合剂。它会发挥某种范围、某种程度的社会整合作用,但是由于它的狭隘和自私,它始终不能成为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

陈功则说:家族观念怎能被遗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古训。不修身何以齐家;不能齐家何以治国;不能治国更不可能平天下。一个连家族和祖宗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谈修养和素质;没有修养和素质的人又怎么可以有和谐团结的家庭;一个没有和谐团结家庭的人,怎么可以到社会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个连父母都不尊敬,和兄弟、姐妹、夫妻、父子以及亲属等都搞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以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做好工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看法。(可认同材料中其中一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概括、论证。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西周时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礼”主要是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差异的。为弥补其缺陷,周公同时制定的“乐”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带有浓厚的政治、社会色彩。这表明周乐
A.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B.显示了社会的等级贵贱
C.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和谐D.提升了民众的艺术素养
3 . 商代统治者认为,祖先神灵与“天”同在,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庇佑其统治。而周初统治者则认为“天命靡常”,把“天”看作是具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守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福禄,取得“天命”。周初统治者的这一观念
A.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B.表明政权的理性化色彩加强
C.导致君主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反映出儒家民本思想的盛行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材料二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分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礼记王制篇》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四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妾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回答:
(1)写出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的几个重要法律文献的名称.并概述罗马法的作用。
(2)材料二、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的原因。
(3)材料四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可以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材料二、三、四反映了两种制度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2020-10-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新高考模拟导航历史试题(第四卷)
5 . 据统计,先秦祭祀类建筑词汇中,泛指祭祀场所的词汇共有8个,祭祀神灵类建筑词汇共有17个,而祭祀祖先类建筑词汇则多达32个.其中,庙、宗、祖、宗祊、宗祧等均多见于先秦文献中.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宗庙建筑技术精湛B.血缘色彩较为浓厚
C.贵族政治不断衰落D.宗法制度经久不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殷墟中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为商王祭祀的官吏向上帝和祖先进行占卜而在龟甲和兽骨上留下的卜辞。商王根据卜兆行事,卜兆的吉凶、可否都是由“帝之子”商王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商代占卜
A.强化了专制集权体制B.强化了王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7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807年,括(鲁懿公兄)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公元前796年周宣王伐鲁,杀伯御,立鲁懿公弟称,是为鲁孝公,称其“能训治其民”。据此可知宣王立孝公的主要依据是
A.孝公贤能B.伯御违礼C.等级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费孝通认为,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实际上是把权力按地域分散到了分封贵族们的手中,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分封制下,各层有各层的政权。费孝通旨在强调分封制
A.推动了西周社会转型B.稳定社会秩序,扩大西周统治区域
C.打破了血缘纽带关系D.致使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要在全国冲大封同姓、异性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这说明分封
A.有效解决了地方分权B.传播了西周先进文化
C.巩固了血缘贵族同盟D.具有武装部落殖民性
2020-10-02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