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闫之内。”材料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2020-09-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资治通鉴》记载。东周时期,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魏、赵、韩三家大夫为诸侯国,出现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司马光评价,“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这表明东周时期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政权不再具备等级特征D.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2020-08-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周公要求成王到新都洛邑举行祭祀、即位大典,并告诫说:王啊,你开始用“礼”接见诸侯,这些“礼”是非常有秩序而不紊乱的,如果人民不重视“礼”,那么他们就会轻慢你的号令,使事情错乱。由此可见,周公制礼主要是为了
A.巩固自己的地位B.捍卫周朝的统治秩序
C.加强君主的专制D.改善君王与臣民关系
2020-08-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前演练(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吴王说吴国开国者在周室中辈分最高,所以“为长”,晋定公说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尊王攘夷,成为周王室认定的霸主,所以自己才是“长”。这反映出
A.宗法分封制蕴含着大一统的因子B.诸侯争霸导致周天子的威信扫地
C.嫡长子继承制因诸侯争霸受到冲击D.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5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2020-08-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0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6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7 . 《班簋》铭文记载了周王命毛伯率兵征讨东方反叛的少数民族,成功之后告祭天的事情。铭文日:“公告其事于上,唯民亡遂才(哉),彝昧天令(命),故亡。允才(哉)显,惟敬德,亡卣(攸)违。”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铭文是研究商周社会的主要史料
B.西周族群对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周王以天意来论证政治活动的合法性
D.敬德保民的儒家思想在西周得到重视
8 . 有学者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对于卿大夫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反映出
A.“家国”同治的观念B.宗法制的实施
C.社会转型的完成D.“国”与“家”的对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姚大中在其著作《黄河文明之光》中指出:“周文化对中国域内人类活动秩序最早设定统规则与制度化成功……中国文化的正统便以周文化为深厚根基。”下列表述属于周朝政治文化范畴的是
①殷民七族封于殷 ②别黑白而定一尊   ③立嫡以长不以贤   ④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10 . 有学者说:“(西周时)周天子只是国家现实与精神上提纲掣领的领袖,是天下的共主,是国家主权的体现者,天下诸侯则可以在周室礼乐制度下各得其所、各行其道。”由此可知,他认为西周时
A.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统一B.分封制度走向了瓦解
C.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强化D.礼乐制度削弱了王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