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     
周厉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
卫献公十八年
(公元前559年)
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
鲁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17年)
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
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D.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2024-02-2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研究《逸周书》得出以下结论。据此推断,敦国和服国的划分(     
在被周武王征服的各国之中,有敦国和服国两种国家。敦国指原来与殷有亲密关系又被周所灭之国,其君主或被杀害,或被流放,可能其部族国家也完全解体。服国则是在周讨伐之前已与殷断绝关系的国家……很可能上自最高统治阶层开始,部族传统的统治机构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A.体现了一种政治服从关系B.与血缘关系亲疏紧密相关
C.继承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D.蕴含着华夏民族认同观念
2024-02-2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

材料三   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1-29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新“九省联考”完全解读江西历史卷
23-24高三上·辽宁抚顺·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在祭祖、宴飨等大型典礼上进行,一般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受赏者为近臣或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等,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赐贝的政治意图是(     
A.殷周鼎革,完善行政机制B.政治认可,强调礼乐文明
C.明确等级,彰显宗族荣耀D.宣示王权,加强统治秩序
2024-01-15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根据民族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时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末以前,嫡长子继承还基本是自发的,并未自觉确立为制度,“兄终弟及”在商仍时有发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西周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由此可知(     
A.宗族制度体现了父系社会的特点B.宗法制度是西周特有的政治制度
C.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D.嫡长子继承制在商周时期完备成熟
2024-01-13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陕西汉中·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佐君主的大臣),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师旷的回答反映了(     
A.等级分封逐步瓦解B.具有早期民本思想
C.君主权力不断加强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023-12-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福建·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50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
8 .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结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和镐及其周围地区。青铜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 曰:余其宅兹于中国, 自之辟民”……到周成王时,……周公扩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一般认为,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有在这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二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国家统一,加上交通事业的发达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不少汉族人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汉族地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清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其对于少数民族和边疆管理的重视,往往要超出一般的汉族王朝。而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范围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的民族工作主题。
2023-11-2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三上·湖南衡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王”是三代时期君主的统称,但在不同的朝代君主又有不同的称呼(见如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文献记载解读
《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袭用了氏族公社首领“后”的称号,“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尚书》“听予一人之作猷”这里“予一人”是商王的自称,是从商王成汤至末代帝辛专用象征王权的称号,表示商王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体现者
A.君主专制在商朝时已萌芽B.君主是贵族政治的代表
C.商朝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D.王权随社会发展而加强
2023-11-24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三上·四川成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商周的职官系统都包含王室职官、民事职官和神事职官,但西周宗教神职人员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有所削弱,史官的地位上升。这反映了(     
A.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B.周代政治的人文理性增加
C.周代史学有长足进步D.商周时期职官体制的完备
2023-11-23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