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的相,拥有军政大权,“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设立相和将,相主管行政,将主管军事,“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这一转变
A.推动了百家争鸣B.加强了国君权力
C.巩固了小农经济D.扩大了战争规模
2 . 《礼记·王制》记载周初:“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而俊士受学七年考试合格称“小成”,九年考试合格称“大成,成绩优异者可通过司马推荐“进士”。材料表明
A.西周选士制由惟亲向推贤转变B.世卿世禄制度面临崩溃的局面
C.宗法制度受选官制变化的冲击D.早在西周时已存在考试选才制
2020-11-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百强名校领军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020-11-02更新 | 27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古代政治文明 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
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B.商代神权政治的常态化
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
5 . 王国维说:“商王乃诸侯之长,方国多系臣服之旧国……关系似邦联、如兄弟;周王乃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国多系分封之新国,……关系似联邦、如父子。”据此可知,西周
A.解决了内外服制度的弊端B.实现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摒弃了血缘关系联结纽带
6 . 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B.奴隶制商品经济日益壮大
C.部族血缘关系逐步瓦解D.封建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
2020-10-3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商人宣扬其始祖是天神下降,主宰地上的一切人事。周灭商之后提出,为政者惟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由是师保辅政、大臣谏议制度比夏、商有所发展。这一变化
A.推动了原始民主制度的发展B.强化了西周贵族政治统治
C.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D.使王权摆脱了神权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
A.开放扩散B.等级森严C.贵贱有序D.自成体系
9 .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被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商、奄故地;政治、军事经验十分丰富的姜尚被封在反周势力非常强大的夷人故地。这表明分封制
A.扩大周朝的控制区域B.意图建立王畿的“藩屏”
C.防止夏、商旧族叛乱D.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2020-10-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