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018·辽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07次组卷 | 6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2君主专制的强化
2 . 春秋时期,在王之下,众治事官之上,有一人总领全国大政。战国时期,在各诸侯国的国王之下,都建立起一套以丞相和将军为文武首脑的制衡体制。这一变化
A.顺应了集权趋势B.完善了官僚政治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沿袭了世卿制度
2021-12-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摘编自《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5所示封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3-04-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A.书写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信息的记录B.大瘟疫传染性增强
C.民族融合趋势促进了大瘟疫的传播D.统治区域的扩大
2022-08-1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对于西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我们主要看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这种政治完全是分化政治,中央不过问,但是二者的关系仍很密切。秦王嬴政完成大一统的事业后,接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固对这个空前的大帝国。元朝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关牙交错为主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朝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西周和秦以后政治制度最突出的不同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并简析这种趋势带来的影响
2021-11-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秦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的内涵是
A.从“人治”到“法治”B.礼仪与政治分离
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022-01-07更新 | 698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2021-05-2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皇权与相权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1)根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各举两例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的具体表现

问题二   中央与地方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填写。

(3)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1-03-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铺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1)据材料分析周王室和诸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秦创新举措所具有的历史条件和对秦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变更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
10 . 下列三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对三图所示政治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图二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C.图三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D.三幅图均代表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