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你选取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时仅有刘祥、何宽等20余位会员,到1895年,入会者也只120余人。革命的宣传工作也仅局限于广州及东南沿海一带。之后的同盟会聚集了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革命团体的革命党人,并且突破一省一市的地域局限,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壮大自身势力。兴中会宣传、动员的主要对象是海外华侨。同盟会依靠和动员的主力是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兴中会成立后并未认识到创办报纸的重要性,直到1900年才创办《中国日报》,以此来回应保皇派的污蔑行径,革命舆论的传播也不到位。而同盟会成立之际就创办了机关报《民报》,并利用它传播革命思想,此外还在国内外广泛传播革命书籍

——摘编自廖玉洁《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材料二   1900年2月27日,英国工党建立于伦敦,当时称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称工党。工党是在拥护和巩固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开展政治活动的,它的主张容易得到资产阶级政权认可、信赖和支持。工党在建立和崛起阶段通过不断吸收各地的社会主义政治团体的加入来扩大政党同盟的基础和工人群众的基础。同时还不断调整政治斗争策略,完善组织建设措施,强化并丰富政治纲领,追求建立具有全国性质的工人阶级政党。当资产阶级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即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刻,以及当自由党的社会经济政策失败的时候,工党也就趁机取而代之走到了政坛的前面,成为保守党的最大政治对手,并最终在1924年获得了第一次执政组阁的权力。

——摘编自苏祖安《英国工党的媚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同盟会与兴中会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英国工党崛起的原因。
3 . 英国学者维尔曾如此描述:“(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期间,就如同19世纪早期在英国那样,可以经常强有力地听到在政府各部分之间要有‘和谐’的要求。有人提出, 现代社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要求有负责的政府权力机关采取协调行动。”该观点意在说明,美国(     
A.借鉴了英国社会政治体制B.经济受战争影响陷入困境
C.扩大总统行政权的必要性D.无法实施权力分立与制衡
4 . 英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拥护“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早期革命的领导人认为选举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理所应当受到一定资格限制,于是他们将选举权限定给拥有一定资产的白人男性公民。这一现象说明资产阶级革命(     
①实现了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②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
③没有触及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④没有体现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 . 学者们认为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轮番而治B.对君主的制约C.三权分立D.对权力的监控
6 . 代议制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但英国、美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有不同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以下关于四国政治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议会取得了行政监督权
B.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构成核心和边缘关系
C.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议案
D.联邦议会是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掌握实际权力
7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是通过哪个历史事件完成的(     
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的颁布C.内阁制形成D.《大宪章》的签署
8 . 13世纪英国议会萌生,英王遂以“议会君主”的身份进行统治;按照议会规制,国王在处理包括税收、立法等要政时须与议会商讨议决;在上、下两院之外,还存在一个由国王的重要大臣与官员组成的“大会议”,安排议会召开的议题、地点、时间等,成为“议会运转的发起者与参与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议会受到王权的有力操控B.王权受到议会的强效制约
C.议会主权的地位由此确立D.英国君主制出现实质变革
9 . 如表是部分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方式。据此可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国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和方式
英国1640年爆发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1783年获得英国承认,1787年颁布宪法
法国1789年,攻占巴士底藏,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1864~1871年,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国家,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A.萌芽于产业革命B.打破了欧美各国家力量的均衡
C.确立形式多样化D.结束了欧洲长期政治分裂局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工人阶级尽管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改革后却一无所获。严酷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要争取自身的权利,必须进行独立的斗争。因此,在1832年后不久,英国工人阶级就掀起了一场独立的争取议会改革运动——宪章运动。宪章运动尽管失败,但它对英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资产阶级激进派本来对保守的1832年改革也不尽满意,直到宪章运动浪潮平息下去后,激进派才开始提出进一步改革选举制度的要求。进入60年代,工人阶级的政治积极性重新高涨,这给议会改革事业带来新的转机。从1861年起,各地工会组织不断提出选举制度改革问题。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积极支持英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在马克思及第一国际的支持下,在“全国改革联盟”的领导下,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蓬勃展开,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接连不断。当时执政的是刚上台不久的保守党内阁,首相是德比,但财政大臣本杰明·狄斯累利在内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他深深感到改革势在必行,如果强行压制必然引起社会动乱。他还知道,由于保守党一向反对改革,在人民群众中威信不高,在当时的下院中又不占多数,要维护保守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顺应民意,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是,他于1867318日向下院提出改革法案。7月,法案经过部分修改后获得通过。

材料二   第二次议会改革基本消灭了“衰败选区,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阶级都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在议会君主制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广大城市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那时英国人口大约2500万,选民还占不到110,即使在成年居民中,选民也仅占17左右。城市选区和农村选区的选民资格仍存在差别,前者明显宽于后者。议席的分配仍然不够合理,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议原城市议席多于农村地区。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